聚焦医改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聚焦医改

医改办:医保参保人超过了12.7亿 基层医院改革成重点

举报/反馈
2011-06-10 09:25:00新华网

  我国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两年来取得哪些重要进展?2009年-2011年阶段医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最近,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专门到18个省份调研医改工作进展情况,记者就此对孙志刚进了专访。

  问:新一轮医改启动两年多了,请问改革取得那些成效?

  答:从一季度以来的督导调研情况来看,特别是今年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之,各地普遍加快了改革进度,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势头良好。

  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了12.7亿人,超过80%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超过90%的统筹地区实现基本医保统筹区域内费用即时结算结报。

  基层医疗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得到明显加强。70%以上的地区拥有了达标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通过在岗培训、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为基层补充全科医生

  82%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16个省(区、市)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全覆盖。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

  另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逐步深入。各地都推出了改进管理和服务、优化治疗流程等便民惠民措施,加大了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的探索力度。

  问:从完成3年改革任务,并为今后改革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的角度看,当前医改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答:总体来看,改革总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新机制建设明显滞后,特别是基层综合改革明显滞后于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的扩大。

  有的省只是简单地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没有按照国务院补偿机制文件要求实施综合改革,机构还是在老的体制机制下运行。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措施,扭转机制建设滞后局面,将严重影响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实际效果。

  问: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强调,深化医改的主要思路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请问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

  答:“保基本”,就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医改的核心理念;“强基层”,就是要全面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形成有效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平台和网络;“建机制”,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作,这是“保基本”“强基层”的长效保障和根本举措。

  “保基本”的任务主要依靠基层机构去完成。“强基层”不仅仅是建房子和买设备。如果基层机构效率低下,基层队伍缺乏活力,“保基本”“强基层”就很难落实。只有把新的运行机制建设和巩固好,“保基本”“强基层”的各项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长期发挥作用。

  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过程中,新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核心是要破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这将使基层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基层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老百姓从中得到明显实惠。新机制的内涵丰富,但以下5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一、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在基层举办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是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举办和发展费用由政府负责,运行费用通过服务收费和多渠道补偿承担。为保持服务的积极性和机构运行的活力,在人事管理上,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实际工作量合理确定编制人数、动态调整,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编制数仅作为聘用人员和核定收支、确定政府补助的依据,不和具体人员挂钩。

  二、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首先是院长的选拔,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所有人员在核定资质后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制度。要利用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机,将不符合上岗要求的人员进行合理分流,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服务能力。这既是对群众的健康负责,也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三、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对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以服务数量、质量、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为核心,公开透明、动态跟踪的工作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对医务人员,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挂钩,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提高技术、改善服务的积极性。

  四、建立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实行基本药物省级集中采购。一是主要招生产企业。确定中标企业是责任主体,对药品质量和配送统一负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二是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发挥规模优势,有效降低药品价格和采购成本;三是双信封制。核心是确保质量安全;四是集中支付。政府直接向生产企业支付药款,保障生产企业利益,也杜绝了不正之风的发生;五是全程监控。对中标药品从生产到使用进行全过程、全覆盖检验,将基层用药全部纳入药品监管范围,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要防范个别企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对明显低于参考价的,要深入分析,及时应对。

  五、建立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经费由政府负责,运行经费通过服务收费、政府补助等多渠道补偿,政府对基层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予以补助。同时,发挥医保支付的重要补偿作用,调整基层机构服务收费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样,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行,确保医务人员收入不仅不下降,还有所提高。

  问:建立新机制有没有时间表?

  答: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要在做好制度设计、实化细化具体政策措施和操作方案的基础上,同步完成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实现新旧机制平稳转换。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已明确要求,各省份医改办要承担起统筹协调的责任,卫生部门要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的责任,财政、人事、编制部门要承担起相关职责,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要进一步明确县级政府是基层机构改革的主要实施者。从6月份开始,集中2个-3个月推进综合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

(责任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