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改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聚焦医改

上海医疗机构将全部联网共享 健康信息网明年底建成

举报/反馈
2011-04-13 11:10:00

  上海市民凭密码即可在家上网查询检验报告,预约大医院专家门诊;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互通,减少重复开药检查……昨天,上海市基于市民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相关会议透,全市覆盖、全民共享的健康信息网将于明年底建成,有效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

  据介绍,健康信息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互通互联,整合公共卫生应急、医联、医保系统和各区县区域卫生网络,实现18个区县、600余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统一平台上的信息共享、医务联动;其次是电子健康档案,户籍居民或外地、外籍人士在沪就诊的信息,都将自动建档、自动更新,成为家庭医生和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依据。

  本市闵、长宁、闸北、卢湾、松江、宝山等六区已经开始试点建设健康信息网工程,今年6月底完成接入市级平台;全市34家三级医院也将于今年年底全部联网。专家介绍,全市健康信息网建成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将居国际领先地位,市民就医问诊模式会发生可喜变化。

  如过去在大医院看病,挂号、付费、拿药需多次排队,而在信息化基础上推行“一站式”付费服务,患者排队次数可以从平均3.4次减少到2次以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50分钟。又如网上查检验报告,免去了往返奔波,并可自助打印。专家特别指出,上海还将以健康信息网为基础建设公益性的预约挂号平台,市民一早去挂号、等候5小时问诊5分钟的现象可望缓解,预约门诊等候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内。

  医生开检查单或处方时,联网的工作站将自动显示病人近期检查用药情况和禁忌症,提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或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辐射作用也将大大加强,如大医院的放射科、病理科专家可联网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读,减少患者拿着一张影像片四处问询的苦恼,提高疾病早期发现水平。

  健康信息联网,如何保障个人隐私?项目工程指挥部执行副总指挥高解春说,首先,健康信息网有上海市公共信息安全防护保障;其次,医生只有病人在场情况下,凭工作卡和病人的医保或医联卡,“双卡合一”才能打开个人健康档案;此外,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滥用病人病史的监管,保障患者信息的合理应用。

  专家指出,建设健康信息网是一场“卫生领域的革命”,不但是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及基本医保“基础的基础”,也是上海医改探索区域性医联体和家庭医生必备的技术支撑,其更长远目标是促进慢性病防治,“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专家同时强调,要真正发挥健康信息网的作用,还需在电子签名电子病历的合法性、互认检查结果的法律依据等方面,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让市民充分享受到卫生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责任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