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抗生素市场又受追捧 新一轮扩产高峰来临

举报/反馈
2011-04-02 09:37:00

  抗生素市场又受追捧 新一轮扩产高峰来临

  自去年开始,我国抗生素进入新一轮扩产潮。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开始集中扩产硫氰酸红霉素,今年国内该原料药的市场总产能有望突破万吨。另外,氨曲南霉素等小品种抗生素药物也备受关注。这一轮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项目投资热的特征明显:我国抗生素产业正在全球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随着抗生素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价格的水涨船高,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开始集中扩产硫氰酸红霉素,今年国内该原料药的市场总产能有望突破万吨。

  3月25日,四川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将投资39.923亿元生产硫氰酸红霉素(以下简称“硫红”),头孢系列中间体产品。

  3月28日,在四川科伦药业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刘革新介绍说,之所以要进军抗生素领域,是看到了其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科伦药业预测,其伊犁抗生素项目全部达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净利润14. 84亿元。项目总投资利润率37.17%,投资回收期6.36年(含建设期)。刘革新说,上述利润预测是经过了两大“压力测试”, 即在抗生素产品价格的最低点以及同业的领头企业亏损10%这两项极端条件下计算出来的。

  而据上海证券报调查,除了科伦药业外,还有若干企业正在摩拳擦掌,欲分“硫红”一杯羹。如山东方明药业、宁夏太平洋(601099,股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

  据知情人士透,山东方明药业的投资规模为5.36亿元,计划建设1500吨硫红的产能;而宁夏太平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计划未来打造2000吨“硫红”新产能,投资规模将达到5.3亿元。

  “硫红”市场迅速升温

  据专业人士介绍,硫氰酸红霉素不仅是新型半合成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关键中间体原料,还是兽用抗生素。数家企业的集体扩产将迅速推动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的升温。

  据健康网原料药行业研究员周健预测,如果加上今年所有正在扩产企业的新建产能,今年中国“硫红”市场的总产能规模将突破万吨。而2010年的国内总市场规模为7000吨,今年的增幅不出意外的话,将达到40%左右。

  众企业为何对“硫红”情有独钟?

  据健康网的原料药每日价格显示,从去年到目前,“硫红”的单价一直在稳步上涨。在2010年下半年,“硫红”的单价还在430元/公斤上下,到3月30日,其价格已经飙升到550元/公斤。

  近期硫氰酸红霉素还出现有价货现象。据周健介绍,几大企业货源相对短缺,价格上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市场报价在530-550元/公斤,成交价格略低;质量稍微差些的产品,价格虽然相对低一些,货源也比较紧张。他还表示,今年上半年新投产企业很难出货。

  小品种亦受追捧

  事实上,自去年开始,抗生素就进入新一轮扩产潮。氨曲南霉素等小品种抗生素药物也备受关注。

  福安药业今年3月22日上市。据公司一位人士介绍,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氨曲南原料药工艺技术,2009 年氨曲南原料药市场占有率为48.09% ,稳居市场第一位。公司计划总投资12771 万元新建氨曲南原料药车间,达产后氨曲南原料药生产能力由目前的40 吨/年提高到110 吨/年,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据介绍,氨曲南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治疗优势使其原料药销量从2006 年的4.56 吨增长至2009 年的84.91 吨,增长18 倍。

  而自去年超级细菌爆发以来,相关药企也正在布局磷霉素产业。据相关人士介绍,磷霉素入选卫生部治疗“超级细菌”的药物目录后,以其安全、优越的治疗效果,迅速成为抗生素市场的新宠。在对抗超级病毒的战役中,磷霉素的需求量开始井喷。

  据知情人士介绍,去年底,原料药生产巨头东北制药为应对超级细菌,借整体搬迁投入50亿元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其中一部分将投向磷霉素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目前,磷霉素普遍在基层推广,在社区医院,乡村诊所应用非常广泛。在广大的二、三线市场,存在3亿支/年的市场需求。

  面对抗生素扩产态势,医药产业资深从业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医药企业正在承接国际的产业转移。因为部分抗生素产品很多国外公司已经不再生产了,但在国内市场很大,所以国内相关企业热衷于扩产。

  这一轮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项目投资热的特征比较明确:我国抗生素业正在全球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据悉,目前哈药集团为俄罗斯市场建设的首个粉针制剂车间已经正式投产,投产后该车间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万支抗生素,不仅能满足俄罗斯国内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其他独联体国家。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因滥用等问题,抗生素药品是去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大监管的对象,并处于不断降价的态势。只有做到行业龙头,企业才能得以良性、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姚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