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外企经理被误诊精神病失业 为复名誉奔波4年

举报/反馈
2011-02-24 11:42:00

  阅读提示:曾在数家外企任经理的阿莉(化名),最近4年来一直为两件事奔波:摘掉精神病的帽子,找回因“精神病”而丢掉的高薪工作。

  2月23日上午,阿莉坐在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席,对面被上诉人席上是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镇江四院”)的代理律师。4年前,她在镇江四院就医时被诊断为“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这是二审。2009年,一审在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进,阿莉要求镇江四院修正诊断,恢复其名誉,并赔偿因此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抚慰金等各项损失。2010年9月,一审判决下达,阿莉败诉。

  发病

  阿莉的案情并不复杂。2006年10月底,时年30岁、身为镇江人的她,被法资企业罗地亚(镇江)化学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地亚”)高薪聘用,任部门经理。

  当时,罗地亚准备从无迁到镇江,办公大楼正在建设中。2007年3月12日,包括阿莉在内的少数员工首批搬入新楼。当天,阿莉即感觉不适,接下来的日子,她陆续出现流涕、发烧、声音嘶哑胸闷眩晕头痛、手指麻木等症状。

  阿莉当时即怀疑,接踵而至的不适源于室内环境污染。她说,新办公楼是全封闭的,而楼内中央空调还未正常运转,空气里弥漫着刺气味。在那里办公的同事,都有不适感,只是没她严重。

  尽管不舒服,阿莉还是坚持上班。4月19日,法国大老板来检查工作,她参加了晚上的聚餐。当天其父亲接到罗地亚人事经理的电话,被告知其女儿“不认识人了”,目光呆滞,言行怪异。当晚9点左右,阿莉被两名同事搀回家。其时,她神志不清,浑身发冷,瞳孔大。夜里,出现痉挛。

  到20日早上,种种症状并未缓解。一名做医生的邻居看过后,猜测阿莉是急性中毒。阿莉父母立刻带着女儿前往镇江四院,明确告诉医生,女儿在有毒环境工作过一个多月,身体多日不适,希望尽快解毒。医生迅速下药,开了思瑞康等药。

  “误诊”

  首先发现阿莉被当做精神病人治疗的是阿莉本人。

  住院头几天,阿莉基本昏睡在床。4月25日,她的意识开始恢复,才发现自己在医院,并且住在不能自由出入的精神病区。神智渐清的她不断要求出院,想尽早上班,医生则建议多观察几天。适逢“五一”长假,她便同意继续住院。

  考虑到所住病区的特殊性,阿莉怀疑自己可能被当成精神病患者。5月8日,她找医生沟通,请对方考虑是否要做“急性中毒”的诊断“医生却暴跳如雷,指着我叫嚷说“你必须承认有精神病!”

  “我和家人懵了,中毒怎么变成精神病。”阿莉赶紧于次日出院。医生开具的《出院小结》中,诊断结论是“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接下来的遭遇让阿莉认识到,精神病这顶帽子足以毁掉她的人生。5月11日,她重回罗地亚上班。几天后,公司领导突然通知她回家,当时的理由含糊其辞。公司后来透,因为她有精神疾病。

  与此同时,阿莉父亲仔细阅读思瑞康说明书,才知那是专治精神分裂症的。“家里从没出过精神病,我女儿脑部也没受创伤,怎么会有精神病。”

  阿莉想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5月23日,她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看病,被诊断为急性脑功能障碍、苯中毒可能,建议减停药物。她当天开始减药,3天后彻底停药。7月18日,她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复诊,被确诊为“中毒性脑病”。她仍不踏实,又到上海两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中毒”、“中毒性脑病”。

  病历

  有数份“中毒”诊断做支撑,阿莉信心满满地找到镇江四院,希望对方修正“急性短暂性精神病”的诊断,但多番协商未果。无奈之下,2008年4月,她将镇江四院告上法庭,同时申请对医院的过错及过错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司法鉴定。

  5月份,与被告交换证据材料后,阿莉大吃一惊,病例中3处父亲签名中有2个系伪造,且多处记录自相矛盾。阿莉一共找出20多处疑点,她怀疑整个病历被精心篡改过。后来,镇江四院承认,确有两处阿莉父亲的签名系医院所签,但否认其他方面有过错。

  一审法院委托权威机构对病历进行文书鉴定,仅签名被确认系伪造,其余项目因涉及“精神病临床医学内容”,超出文书鉴定业务范围,未能鉴定。

  “病历被改得面目全非,根据它去做司法鉴定,结果能真实吗?”2008年11月,阿莉撤回起诉之初的鉴定申请,要求一审法院对病历的原始性、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

  一审法院认为,仅从记录内容矛盾认定被告伪造病历,太主观。而按照阿莉的理解,是否伪造病历,法院凭一般逻辑常识即可推定,就像1不等于2那么显而易见。

  此后,镇江四院提出司法鉴定申请,一审法院希望阿莉配合。阿莉坚持己见:先鉴定病历真伪,然后配合做司法鉴定。

  僵持之间,一审法院于2010年9月做出判决:从医患知情谈话记录分析,尚难判断被告的伪造行为导致原告何种程度的损害,该判断有赖于临床法医学鉴定;虽然医疗侵权案实行举证倒置,医疗机构须证明自己无过错,但医方申请鉴定后,需患者配合。因原告不配合,导致无法得到专家意见,影响本案的法律判断,驳回原告请求。

  谁之过

  二审的辩论焦点由此变成:伪造病历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司法鉴定未能做成责任在谁?

  “医院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伪造病历,目的一定是隐瞒对其不利的事实。”阿莉的诉讼代理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卓小勤说,被告伪造病历,造成基本事实无法查清,最终导致无法界定责任归属,使证据灭失的一方当然应承担全部责任。

  卓小勤开庭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规定,因“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导致患者受损害,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阿莉所遭遇的,正是这个问题。

  “委托人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本案中,用于司法鉴定的病历有假。”卓小勤说,一审法院将责任推到原告身上是错误的。

  卓小勤说,目前的病历鉴定,一般只有笔迹鉴定和墨迹鉴定,根据病历内容鉴定病历“合法性、原始性、完整性、逻辑性”的很少,接下来,他将向阿莉案的二审法院提交申请,要求全面鉴定病历。

(实习编辑:谭宛媚)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