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春节逼近上班族"心太乱" "年底综合症"高发

  春节未到,很多上班族却开始烦躁、焦虑,来自生活和工作以及家庭的种种压力,让他们身心疲倦、无心上班,并导致失眠、身体抵抗力下降。近日,导报记者从厦门几家医院了解到,最近,到医院就诊的白领不少,其中大部分是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多数人有失眠的问题,从精神状态上,表现为焦虑、烦躁、易怒。 医生说,这是一种年底综合症,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患者要通过调整心态和规律作息、改善饮食来摆脱这种困扰。

  压抑 想找沙包出气

  28岁的小吴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眼看到了年底,他开始考虑明年的升迁和去留,无心上班。偏偏这时候公司的业务很多,老板天天催着加班,办公室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让他喘不过气来。小吴开始变得烦躁和焦虑,晚上经常失眠,白天工作效率很低,有时还会出错,挨老板批评。

  因为失眠,抵抗力下降,天气又冷,小吴一不小心就感冒了。小吴说他感觉太压抑了,很想找个沙包出出气。

  35岁的李女士是厦门一所重点中学的老师,最近,她也病倒了。李女士说,一到年前,事情好像特别多,除了教学还有工作上的评优评先,生活上,除了考虑家里的经济问题,老人小孩也一堆事情等她处理。"辛苦了一年,好想休息一下。"李女士说,因为总觉得事情忙不完,她感觉十分疲惫,晚上睡不着,脾气也变得暴躁,十分难受。

  盼过年 无心上班

  昨日,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上班族,六成以上的人都表示进入农历十二月,就开始盼着过年,无心上班,一半的人表示最近不知不觉变得烦躁和焦虑,状态不佳。"想着过年怎么过,想着年终奖还没有发,就没心思上班了。"一位受访者说,因为家在东北,她半个月前就开始为怎么回家而焦虑。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年底最让他焦虑的是工作前景。此外,一些已成家的上班族,还为过年钱够不够花而操心,一些单身白领则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没解决而烦躁,并担心回家过年被父母亲戚催婚。

  期望过高 容易慌乱

  对此,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王显锏主任医师认为,上班族之所以容易出现年底综合症,主要是因为他们平日生活节奏紧张、经济状况不佳,工作环境及压力大,因而对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及与家人早日团聚期望、迫切心情过高。很多人希望借助7天长假,最大限度地释放日常压力,慰劳疲惫的身心,这种对于节日过高的期望带来过分的重视,所以才会节日未到心思慌乱,出现失眠、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患病等问题。

  仙岳医院社会防治科的吴素英医生说,很多上班族一年的压力都在年底这段时间爆发,所以会出现焦虑、暴躁的情绪。她建议,如果最近感到情绪不佳,首先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自我调节平衡心态,有计划安排工作,适当增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的睡眠。在精神上做到张弛有度,和亲朋好友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春节7天假期。

(责任编辑:徐琼星)

2011-01-18 08:34:00浏览1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肾阴虚可以喝2个月中药吗
肝肾阴虚是否可以喝2个月中药,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证型进行判断,通常需要喝半个月至3个月。肝肾阴虚可能是由于肝肾亏虚、阴虚火旺、肝郁化火等原因导致。 1、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是由于长期久病、性生活过多、长期熬夜、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两胁隐痛、视物模糊、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较轻,一般2个月左右可调理好,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则调理好的时间会有所延长,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牛膝、肉苁蓉、枸杞子、菊花等中药煎水服用。患者还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中成药治疗。 2、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房事不节、肾精不足、过度劳累、情志过极、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较轻,一般半个月左右就能好转。如果患者症状较重,调理好的时间会有所延长,可能需要2个月左右。患者可遵医嘱选择麦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3、肝郁化火 肝郁化火是由于七情内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气火升腾所致。患者会出现急躁易怒、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耳鸣、失眠、两胁胀痛、腰膝酸软等症状。如果患者症状较轻,一般2个月左右可以调理好。如果患者症状较重,调理好的时间会有所延长,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患者可遵医嘱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主要成分有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等。患者还可遵医嘱选择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主要成分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等。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是肝阳上亢、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等肝肾阴虚证型。若患者长期服用中药后症状仍未得到缓解,可积极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证型后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