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人民日报刊文 称回扣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制度

  这两天,浙江杭州某网友发帖,曝光杭州多家医院数十名医生收受回扣。一时,杭州“医药回扣门”激起轩然大波。

  此次“回扣门”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药品回扣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中国是世界上不合理用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品回扣泛滥。近年来,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治理药品回扣的措施,但回扣之风依然屡禁不止。如果少数医生收回扣,可能是道德问题;如果收回扣成了行业“潜规则”,就应该从制度上反思了。

  第一,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因此,看病贵主要体现在药价贵、耗材贵上。

  第二,政府在治理药品回扣问题上惩罚力度不够。很少有人因收回扣被吊销执业医师资格,一些医生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和重点,而能否根治药品回扣问题,关系到医改的成败,群众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治理药品回扣不能搞“一阵风”,而必须对症下药,从制度建设入手,先疏后堵,这样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

  所谓“疏”,就是提高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让医生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医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患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赢”。

  所谓“堵”,就是建立治理回扣的“高压线”制度,在确保医务人员获得合理收入的前提下,依法严惩收受药品回扣行为,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如果只堵不疏,或者只疏不堵,都难以根治药品回扣现象。

(实习编辑:伍泳娴)

2010-11-17 10:44:00浏览1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