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高校性教育课发香蕉教戴安全套 入场券一票难

  江苏高校性课堂也很“开放”

  昨天,记者采访获悉,南京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驻扎着同伴教育团队,这个由卫生部门发起、由接受过正规培训的学生组织的团队专门负责讲授性知识。个别高校还开设了性教育选修课,“艾滋病”、“婚前性行为”、“安全套”等敏感话题,在高校课堂上不再羞羞答答。

  揭秘课堂:

  拿香蕉学戴安全套

  性教育课到底教什么?敏感问题该怎么谈?这恐怕是大伙最关心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大三女生璐璐向记者讲述她经历的一堂性教育课。走进课堂那一刻,璐璐立马红了脸,空间狭窄的教室里竟坐了十多个男生。“这可不是中学的生理卫生啊,男女生还分开来上呐。”同学点醒了璐璐。更窘的还在后头呢,璐璐发现男女生数量正好是1:1,原来男女生抽签后被一一配对。璐璐的纸条上写着紫霞两个字,她对面坐的“配对”的男孩自然就是孙悟空了。更要命的,这个“孙悟空”得面对“紫霞”叽里咕噜念一大串情意绵绵的话。“刚开始觉得太丢人了,脸都不敢抬。”没谈过恋爱璐璐差点想捂耳朵。

  挑战还在继续,地上铺了一张纸,画上九宫格,A、B、C、D、E……九个格子。按英文字母重新抽签,抽到A的同学,把一只手臂或一条腿放在A这个格子里,依次延续。“男女生交错进行,难免有肢体接触,到后来很多人的手臂和别人的腿绞在一起,真是又好笑又难为情。”最火辣的环节当然是学戴安全套。“教具”是一根香蕉。老师先进行示范,当他往香蕉上套安全套时,顿时哄堂大笑,尴尬气氛一扫而光。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同伴教育团队,不定期在大学中讲授性健康知识。

  学生反响:

  火到抢不着“入场券”

  在南师大的选修博雅课上公然有一栏,“性科学与人”。每学期的选课“争夺战”一开始,选修课开放还不超过半天的工夫,这门课就已经处于满员甚至“爆棚”的状态,火到抢不着“入场券”。

  做事从来大大咧咧的燕子就是第一批“敢死队员”中光荣的一个。燕子告诉我们,“性科学与人”的授课老师沈浩宁上课的时候可淡定了,“称其为南师大的‘淡定帝’一点都不为过”。在“性科学与人”的课堂上,听不到窃窃私语,看不到因为不好意思而“掩面”的姑娘小伙子们。沈老师在上课时号召的是“用学术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问题”,上课的“尺度”绝对没有“敢死队员”和不怀好意的“猎奇分子”们想象的那么大。很简单的PPT,白底黑字,即便是偶尔投影出几张身体构造的图片,下面的同学也没有因为不好意思而赶紧把自己的视线转移到其他地方。

  “其实沈老师上的内容还真是挺实际的”,燕子说,男生女生身体的区别,艾滋病的防治,生殖健康问题等等。燕子和记者说了自己的心里话:“世风开放,现在的姑娘们看待这些问题都没有那么遮掩了。接受点性知识的教育,好像还真有那么点必要。”

  老师回应:

  有学生要拷我的PPT

  南师大“性科学与人”的授课老师沈浩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南师大开设“性科学与人”这门选修博雅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学生不能得到正当的性教育的尴尬,治标又治本。

  “这学期开学的时候,有个上学期选过我的课的同学又重新跑到了我的教室,”说到了自己的博雅课,沈老师还告诉我们这样一段小插曲。这个学生想找沈老师拷回上课的所有PPT,“学生告诉我,他上了我一学期的课,觉得很有感触,也想用我上课的PPT给同宿舍的同学进行一次正规的性教育,我感到非常欣慰”。沈老师说。

(实习编辑:邓岳海)

高校性教育课发香蕉教戴安全套 入场券一票难 编辑点评:
看到南京开展同伴教育的新闻,不禁想起我在大学做同伴教育的情景,非常怀念。同伴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一群年龄相近、价值观、背景和阅历相似的青年人,针对一个话题,如“性”“艾滋病”“家庭暴力”等,分享自己的想法,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性”不是肮脏的、邪恶的,而应该是神圣的、健康的。没有性,我们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中国目前的性教育相对而言是比较匮乏的,传统性教育的方法已经不被青少年所接受。同伴教育这种形式,可以用互动的活跃气氛,营造出一个可以勇敢谈“性”,不避讳“性”的交流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消除“谈性色变”的敏感现状。你对“性”是怎么认识的?有什么经历想分享?请点击我要发表,分享你的看法。——宋雪

高校性教育课发香蕉教戴安全套 入场券一票难
2010-09-14 09:13:00浏览3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纤维蛋白原低会出现什么问题
纤维蛋白原低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继发性纤溶亢进、肝脏疾病、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问题,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加,影响纤维蛋白原合成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族等物质供应。患者会出现体重减轻、皮肤干燥、头发干枯、乏力等症状。补充优质蛋白质如乳制品、瘦肉可改善纤维蛋白原水平。 2.继发性纤溶亢进 继发性纤溶亢进时,由于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引起纤溶酶原活化物增多,进而使纤溶酶原转化为具有水解活性的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原分解加速。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出血点等出血倾向,体内可能形成多出微血栓,导致相应部位的缺血、坏死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止血环酸等,以改善纤溶亢进的症状。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3.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会影响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和代谢,因为肝脏是纤维蛋白原的主要合成器官之一。由于肝脏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当肝功能受损时,会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甚至厌油、腹胀等,可能伴随发热、乏力、肝区疼痛、黄疸、水肿等症状。保肝治疗有助于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同时,戒烟忌酒,因为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 4.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指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发生变异,使其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由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在受伤后可能出现伤口愈合缓慢或不良的情况。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需要通过特定的基因治疗方法来纠正,如CRISPR-Cas9技术。患者需特别小心避免皮肤划伤和其他外伤,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过度消耗,从而出现纤维蛋白原低的现象。早期可能表现为穿刺部位的瘀斑或出血不止,皮肤和黏膜的自发性出血也很常见,表现为瘀点、瘀斑,甚至大片广泛的紫癜。治疗DIC通常采用新鲜冷冻血浆输注以恢复凝血因子水平,同时需监测并控制出血风险。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的坐卧不动,以免加重病情。 建议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纤维蛋白原偏低的情况。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血液凝固功能测试或D-二聚体检测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唐书生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儿童纤维蛋白原偏低的原因
儿童纤维蛋白原偏低可能是由于药物作用、肝炎、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药物作用 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导致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还可能引起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伴随症状。举例来说,如果患者服用的是阿司匹林,则可以遵医嘱考虑使用氯吡格雷、盐酸替罗非班进行替代,氯吡格雷口服,与或不与食物同服。盐酸替罗非班为静脉滴注。 2.肝炎 肝炎可能导致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的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其浓度降低,孩子还可能伴随出现黄疸、恶心等情况。例如,在乙型肝炎的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如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饭前或饭后口服均可。恩替卡韦应空腹服用(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 3.肝硬化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包括合成和分泌纤维蛋白原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因,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保肝降酶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其中复方甘草酸苷片饭后口服,可遵医嘱依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消耗过多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当凝血因子被过度消耗时,就会出现纤维蛋白原减少的情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同时预防新的血栓形成,如输注新鲜冷冻血浆。 5.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体内缺乏纤维蛋白原,患者自幼有出血倾向,常造成严重的出血现象。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补充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血、菠菜等。 建议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凝血功能测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纤维蛋白原4.2G/L怎么办
纤维蛋白原4.2G/L一般不严重,属于偏高的情况,患者一般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调整作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饮食调理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正常值一般在2-4G/L。如果患者的纤维蛋白原为4.2G/L,属于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适当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改善纤维蛋白原偏高的情况。 3、调整作息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相关不适症状。 4、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纤维蛋白原偏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 5、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时,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以及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