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媒体评论

廉价药渐消亡,政府不能无视

举报/反馈
2010-08-23 09:16:00

  以国家统筹、财政补贴的形式,对廉价药进行价格保护和政策扶持,让药企愿意生产。另外,可借鉴基本药物目录,制订一个廉价药目录,并纳入医保,使其衔接。

  不少价格低廉,却拥有上佳口碑的经典药,这几年已很难买到,主要是因为利润太薄,厂家不愿生产。而在一些基本药物采购中,因为招标价太低,导致像乌鸡白凤丸等低价药无奈放弃招标,导致这些药虽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也形同虚设。

  药厂不愿生产,医院说缺货,这是很多廉价药的最终命运。比如说,廉价的青霉素对感染性疾病很有效,但现在医生常常把头孢作为首选,只是两者的价格相差了好几倍;只要几元钱的洗肠药蓖麻油长期处于缺货状态,患者被迫采取价格超过百元/次而且更痛苦的洗肠方式……

  价格低廉不等于效果不好,相反有些廉价药在临床急救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为何廉价药难觅踪影?这一方面是因为廉价药经过政府指导价、医生回扣等若干中间环节,摇身一变成了高价药。如不久前就曝出出厂价仅15.5元的芦笋片,到医院竟卖到了213元;另一方面也有不少药企迫于成本压力,干脆放弃了廉价药的生产。或者因为招标价定得过低,让药企感到无利润可图,被迫退出基本药物的招标。

  单方面指责药企缺乏社会责任、唯利是图,似乎有失公允。药企要生存,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不可能奢望药企向社会献爱心,零利润甚至负利润地向社会供给廉价药。因而,要想让廉价药继续存在,必须通过调整定价机制,让生产廉价经典药的药企有钱可赚。同时完善基本药物的招标采购机制,让廉价药能真正走进基本药物目录。

  对于生产廉价药的药企来说,既要让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又要防止其通过大幅提高药价来求生存,不妨采取国家补贴方式,让那些廉价的经典药能保持生产。换言之,国家对于那些廉价有效药要有个统筹计划,或是纳进基本药物目录,或是以财政补贴途径鼓励药企定点生产,而不能无视廉价药的“退市”。上海市曾经推出“推进廉价经典药重回市场”计划,由药监牵头,包括卫生局、财政局、医保局等多个部门和机构,以财政划拨专款方式,联合扶持廉价药的生产。既然上海可以做到,国家也应该可以做到。医改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下医疗费,保持廉价药的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

  而在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有必要统一现时各地混乱不等的标准,不能让廉价药被排除在招标之外。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透露,眼下不少地方的药品招标根本不问价格,先统一砍掉15%、20%的价格再谈,仅此一招就直接导致一些药企被逼出了最低成本线。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招标过程中,给廉价药设立“绿色通道”,在调查市场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价格因素,让其优先进入招标范围,而不是一味对药企报价压低。对于那些打着廉价药名义,中标后却嫌利润不高不愿生产的药企,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严重的则直接勒令其退出药品生产市场。

  以国家统筹、财政补贴的形式,对廉价药进行价格保护和政策扶持,让药企愿意生产,这是患者的福音。至于哪些药可以被定性为廉价药,可借鉴基本药物目录,制订一个廉价药目录,并纳入医保,使廉价药的生产和临床能有效衔接。去年10月,江苏省除了出台基本药物目录外,还同时出台了一批廉价药品目录,初步确定了零售价在15元以下的400余种廉价药品目录,这多少是一个启示。

(实习编辑:岑颖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