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黑新闻:海南私宰肉直接销到学校食堂?!

  一种普通家庭基本不食用的棕榈油,凭借着批发价仅3.7元/斤的低廉价格优势,在排档、宾馆饭堂、学校食堂、小作坊等公众场所普遍使用, 而这种劣质的棕榈油被改头换面分装之后,误导消费者。今天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反馈会中了解到,这些与百姓餐桌息息相关的“劣质棕榈油”、“地沟油”仍在市场上活跃。

  劣质棕榈油改头换面误导消费者

  今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省《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在检查中发现,我省存在劣质棕榈油广泛流通的情况。目前,在海南销售的食用棕榈油已经多次分装,油的产地、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原料和成分、保质方法、保质期限、联系方式等均不清楚,经营者将分装日期标为生产日期,将分装厂家标为生产厂家,误导消费者,实际上油的质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而其成本价格非常低。此外我省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情况,火锅店、路面小食店、夜宵店相对严重。最近还出现争抢“地沟油”现象。

  部分私宰肉直接销到学校食堂

  检查组反馈,通过调研检查,他们发现,我省部分生猪定点屠宰厂检验检疫工作不规范,流于形式。检验检疫手段极其简单,更多的被简化为盖章收费。个别生猪定点屠宰厂的检验检疫房久未启用,堆放着其他杂物。另外私宰现象仍然存在。据商务部门统计,有的城市两个村日私宰量都在60-70头,部分猪肉直接销到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有的城市仅两个区域的私宰量就占全市总宰量的三分之一。

  小作坊用工业保鲜粉延长米粉存放期

  从检查情况看,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比较规范,但小作坊和排档则问题突出。一些小作坊生产米粉时,使用劣质的米和油,为了提高产量,在米浆中大量掺假,有的为了让米粉不易碎、有韧劲,延长米粉的存放期,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工业用的“保鲜粉”,或者漂白剂。有的还在制作米粉的大米中掺进没有卖完的回收米粉,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在反馈会上,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指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要营造卫生安全的食品环境。食品安全问题是对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底线性挑战,食品质量安全要按照国际标准去衡量,不能掉以轻心。

(实习编辑:岑颖欣)

2010-08-23 08:04:00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