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药分家让医生重拾尊严和体面

  我相信,如果哪一天所有的医院都和药品及医疗器械脱钩了,那些民营的、自由市场竞争状态下的街头药店、医疗器械出租机构都会纷纷打出“平价”、“降价”、“跳楼价”的招牌,一个以质取胜、以药价低廉取胜的低药价时代就会到来。而不会像现在,老百姓在医院是被动选药,或者说是医生在替患者“完全作主”,只选贵的,不选对的。遇到医德差些的,或者口袋里银子的重量一时超过患者利益在心中重量的,没准儿患者吃了高价药病却不见好多少。

  就在前些天,接近发改委价格司的一位官员表示:“发改委20多次药品降价,国家未能根本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在医疗体制不能得到有效变革前,企图通过限制仿制药和药品价格的方式降低医疗成本,将难以达到目标;而在药品市场的下一轮价格博弈中,市场化控制价格的手段将成为主角,以往那种粗放式的行政限价手段将退出舞台。而“市场化控制价格的手段”究竟意味着什么,来自《中国经营报》的一篇报道指出:控制药品生产之后的出厂价和销售价之间的价格差,是国家发改委此次修正思路中的又一记“重拳”;至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发改委的对策是鼓励“药品直销”,即将药品直接从企业配送到医院或药店。

  但只要医药分离没有实现,国家发改委的所谓“重拳”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就只会变成“棉花拳”!只要不切断药品和医疗服务之间的利益链条,一些医院和现行利益机构就会把医生逼压到与“卖药人”同样的角色中去。如是,卖药的价值实现优先于甚至远远高于医德医术的价值实现,则医生们对医德医术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医生们在社会上的受尊崇地位更是受到质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乃至敌对关系将难以消弥。

  因此,医药分家既是对患者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医生职业尊严和利益的维护。在医药分家的大背景下,良好的医德医术将重新焕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谁的医德医术最好,谁就能最快最好地对症下药,而且下的往往是价廉物美的药。这样,谁的职业声望就高,吸引的患者就多,个人收入也因此水涨船高。

  医疗体制改革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不是能不能为,而是肯不肯为,敢不敢为。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原则,并且明确指出,“医药分开,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关键,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历史上,一些常用药价格十分便宜,深受患者欢迎,但市场上通常买不到。市场追逐利润的冲动完全有可能使一些药店拒绝廉价药。因此,医药分开后,政府应该像规定所有药店必须24小时营业一样,规定所有药店都必须做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物美价廉的常用药常年不缺货,以切实降低看病费用,减少个人和国家的负担。

(责任编辑:黄彬)

2007-10-23 11:43:00浏览9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