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心理百态

我们在一起——中国红十字会玉树心理救援之行

举报/反馈
2010-07-29 17:11:00

  一. 背景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这是继2008年汶川地震后又一次大的地震,也是中国近年来面临的又一大灾难。地震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组织物质重建的同时,更需要重视玉树受灾群众精神家园的重建,因为,只有信心重建了,才能有斗志进行物质重建,只有勇气重建了,才能让物质重建切实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将心理救援纳入了救灾体系,在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 我会曾先后派出了4支心理救援队到四川灾区进行心理救援工作,使数万名灾民从中受益,并持续2年在当地培训心理救援人员,在什邡,绵竹,映秀等地的35个学校建立了关爱中心,持续进行心理援助,为震后心灵重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灾后心理救援机制,为我会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中国红十字玉树心理救援队将总结借鉴5·12地震中的经验,更加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针对灾民、学生、家长、救援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对当地心理专业工作者、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当地进行心理救援能力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二. 活动宗旨

  让我们在他人倍感心理压抑之时伸出援助之手

  抚慰心灵,传递爱心,弘扬博爱

  三.工作目的:

  1. 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受灾群众恢复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比例。

  2. 总结和借鉴在汶川地震心理救援和2009灾害心理救援国际研讨会的成熟经验,为社会大众提供重大灾害发生后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受灾群众的自我调节能力。

  3. 与灾区基层政府密切合作,组建、培训专业的心理救援队伍,在服务中培养灾区心理辅导的骨干力量,建立长期的心理援助工作站,形成以当地心理救援人员为救援主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机制。

  4.宣传中国红十字会的心理救援工作,推动当地心理救援能力的提升

  5.慰问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宣传抗震救灾精神,采访灾后重建工作,

  弘扬大爱无疆情怀,提升民族凝聚力。

  四、工作范围

  1、培训骨干心理服务志愿者:针对有志于从事灾后心理援助服务的青海高校心理系的高年级学生、年轻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开展系统的创伤心理和心理援助培训,组成志愿者队伍,增强灾区学校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心理辅导的专业力量。

  2、培训学校心理辅导骨干教师:配合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有经验的任

  课教师、班主任、退休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开展快速的创伤心理和心理

  援助培训,形成学校医院等灾后心理辅导的骨干队伍。

  3、团体辅导:由心理咨询师对受灾民众,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4、家访及社区调研:配合学校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对受灾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社区环境,协助家庭处理灾后心理相关问题。

  5、个案咨询:对在做心理调查中发现的是中、重度心理问题的灾民,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6、慰问安抚:针对老人,孤儿进行慰问安抚工作.

  7、采访报道:深入医院、学校、敬老院、孤儿院、救援部队以及重建工地等进行采访,随行记者发回系列报道;活动结束后,编辑出版主题画册《我们在一起——玉树重建心理救援与宣传慰问纪实》(暂定名)和相关书籍、光盘、成果报告等。

  8、慰问演出:在每一处心理救援结束后,举办一个简短的慰问演出活动。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