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心理百态

儿子受同学欺负被父亲关在家8年 患精神病

举报/反馈
2010-07-09 09:30:00

  父亲:我毁了孩子

  窗帘依旧拉着,王金柱坐在黑暗房子内的板凳上,低着头一言不发。一提起娃,他擦着眼泪说:“父亲无能,把孩子毁了。”

  “关孩子我有点自私”

  昨日中午,记者再次到王金柱家,环境和前日仍没什么变化,孩子脱下的旧棉鞋摆在床前。正是午饭时间,桌上仍空荡荡的。“还没做,没胃口。”王金柱说。

  他看了眼空旷的卧室不再吭声,拉低帽檐用手擦着眼睛。片刻,哭声响起。“8年了,他每天都和我在一起,这是第一次离家。”王金柱说,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他很想孩子。“早上起来我本想去医院看看孩子,我放不下心。”记者拨通医院电话,王金柱得知孩子都好,顿时泣不成声。

  王金柱说,8年前的2002年,他下岗了,心情也变得不好。儿子当时刚上初一,在学校和学生打架。起初,他认为只是孩子之间普通打闹,可有次孩子回到家,只剩下了短裤,王金柱瞪大眼,孩子也很恐慌。

  8年后的今天,再回忆起那段经历,王金柱说,“本来可以找老师,或者找教育部门,很容易就解决问题。我当时觉得这样麻烦,不仅要三天两头找老师,还总担心孩子情况,就决定不让孩子出门,这样什么事情都没了。”王金柱叹着气,“我承认当时的决定很自私,但也是为他好。”“孩子能这么听话?”记者问。王金柱说,儿子也不愿在家待,多次和他提出来,他仍不改变主意。“有次孩子偷跑出去,我发现后带回家,打了一顿就老实了,儿子再没想出去过。”他说。

  “我亏欠孩子太多了”

  “要是知道那个决定会造成这种伤害,我绝对不会关儿子。”他说,和儿子同龄的现在有人工作了有人在上学,还有人已结婚。王金柱觉得,本该属于儿子的东西,他都亏欠了孩子。“我这个父亲无能,什么都没给儿子,还让他一辈子都毁了。”

  提起未来,王金柱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只希望孩子能康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我绝对不会关他了。他脱离社会太久,需要好心人的帮助。如果孩子治不好,我有责任,会尽全力给他治病。”

  王金柱说,如果儿子康复后怨恨他,他会觉得很高兴,至少儿子还拿他当父亲;如果不认他这个父亲,他也能理解儿子,毕竟是自己对不起他。

  他的回归 需要社会帮助

  目前,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成立了专家组为王宏义进行治疗,治疗计划分3个阶段: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及维持期治疗。与此对应,王宏义的治疗需要相关方面进行干预。

  急性期治疗 时间会长些

  急性期治疗,以精神药物控制病人的情绪为主,结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让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逐渐与病人之间达成医患关系,对日后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五病区主任贾杰说,“首次发病病人第一阶段治疗期需3个月至半年时间,由于王宏义是8年后才被人送来治疗,预计第一阶段的治疗时间会更长。”

  社区干预 了解情况但效果有限

  如果这次不是社区发现,王宏义多久才能出家门?面对类似情况,通常最先介入的也是社区。北稍门西社区党委书记张亚萍说,他们知道情况后,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调解,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社区解决不了,就向上级部门报。”张亚萍说,社区干预的优势是比较了解情况,不过他们缺乏法律支持,工作并没有强制性。如果当事人不愿调解,他们也没有办法进行,而且不是调解就能起作用,干预的效果有限。

  要解决现有困境,最好是成立志愿者队伍,专职从事这种调解工作。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福勇觉得,要解决干预效果问题,在保护儿童方面要有法可依,要出台可操作性法律解决现实问题。

  巩固期治疗 基本可回家

  贾杰说,当病人的症状逐渐趋于好转,并认识了自己的病情与恢复正常的行为意识以后,可以认为临床康复,接下来便进入巩固期治疗阶段。病人仍要服用原有数量的精神药物,继续用心理治疗辅助病人康复。“这个阶段,病人基本上可以回到社区或家中治疗”。

  警方干预 比社区更具威慑力

  按照贾杰的分析,该阶段王宏义要回家,如何避免“悲剧”再演,单靠社区力量不够,民警要扮演重要角色。

  社区民警高红林讲,他们处理类似问题,也是直接上门调解,不过会先进行普法。产生严重后果时,可以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相比社区更具威慑力。

  不过警方干预工作,也有不足之处。“只有居民报警后,警方才能介入。”高红林说,对于家事,警方难及时了解情况,毕竟不能24小时盯着。他说,避免此类事发生,最好办法就是设立专职机构,作为社区组成部分,长期专职监督家庭问题,及时调动相关部门干预。建立一种强制发现报告制度,鼓励发现举报、建档、并进一步跟踪管理、救助服务,做到早发现早救助。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