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第26次药品大降价:降幅或达30%-40%

举报/反馈
2010-06-24 15:17:00

  强行降低药价或“误伤”医药企业

  芦笋片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它作为癌症的辅助性治疗药品,出厂价仅为15.5元,但在黑龙江、河南等地的中标价却均在百元以上。更为夸张的是,该药在湖南省各医院的售价竟然高达213元。

  公众在惊诧之余又抑制不住极大的愤慨。但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其实是普遍现象,1300%的利润并不稀奇。甚至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行业内10000%的利润也有很多。

  对于医药行业的“暴利药”事件,部分媒体认为是物价部门和流通企业惹的祸,是由于政府价格管制力度不足,这同时也导致发改委的仓促应对。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则表态,如果发改委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强行降低药价,一定会“误伤”到医药企业。

  招商证券分析师姚杰表示,药品价格的所谓虚高,不可能单纯依靠降价行为来解决,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才是解决这些症结的关键所在。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关于药品的定价机制,仍存在一个各方博弈的过程,医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疗单位等各方意见也将汇总到相关部门,最终出台的办法仍然存在变数。此外,药价过高的根源是以药养医的体制,并不是医药企业拿多了。在该体制没有改变之前,药价不可能真正降下来,数十次的降价已证明了这一点。

产经热点新闻链接:

我国将改扩建550所精神病院(专题)

根除暴利药 须“医药分家”

“双跨药”保留还是取消?(专题)

卫生部:严厉打击医闹

发改委酝酿新医改第一轮降价

(责任编辑:刘伟霞)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