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媒体评论:假阿胶自称“没问题”暴露的大问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曝光了山东、河北、河南等多个阿胶生产企业的问题阿胶,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本该用驴皮熬制的阿胶,原料却改用皮革加工过程中废弃的下脚料。如此制造出的阿胶,出厂价格不到驴皮原料价格的四分之一。

  古语云,医者父母心。这话说的是医疗从业者应该持一种父母关爱孩子般的心来对待病人。现在,作为医疗服务重要一环的制药企业,竟然用驴皮的下脚料甚至根本不是驴皮的东西熬成假胶给人吃,不免让人心生义愤。说起来,原料掺假在制药这一行也不是新鲜事了,“少上药料、多上淀粉”早已成了某些药厂降低成本的“金科玉律”。而且,这些干了伤天害理之事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大问题,自辩起来还振振有辞:不管是用淀粉充做原料,还是把牛皮当成驴皮来熬,顶多就是滋补的效果稍差,治病的速度稍慢,又不会把人吃死或者吃坏!这根本就是大谬之言:病人吃药总是眼巴巴地期待着它能准确击中病灶,以不多不少的分量驱除病患又不至于伤害肌体。病人如果吃了分量不足或者成色不纯的药,就可能因药效不足而延误病情,轻则小病拖成大病,重则可治之病拖成绝症。而且,如果阿胶的熬制中加入了带毒的杂物,不但不能治病,而且会一病未除,又生新病。因而,熬制假胶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行为,相关企业必须受到严厉查处,相关责任人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流传了2500多年的补血佳品阿胶,竟然沦落成了滥竽充数的假药,这究竟是谁的责任呢?首先是制药企业突破了医者的起码职业道德,为了赚钱竟干起了不惜戕害病人的勾当。因为真正的驴皮日渐稀缺,价钱不断攀升,有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就打起了假驴皮的主意。因为阿胶正品的价格高高在上,有些药品的经营者就想到了以次充好、开发“低端市场”的点子,而有些病人限于经济能力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真的选择了廉价“阿胶”。这样,有商家的主动供应和巧言鼓惑,也有病人的盲从和侥幸心理,有效需求就构成了,假阿胶就有了滋生的土壤。

  如果监管者在其位谋其政,即使买方和卖方有了默契,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护者,监管者也应该以专业的眼光和雷厉风行的执法阻断假阿胶的生产和上市。然而,监管者在这种事情上又一次毫不意外地打盹了。这些生产假阿胶的企业并非无名无姓的黑作坊,而是个个都拿到了药监局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假阿胶产品也不是在地下市场里悄悄流转,而是公然出现在药品流通市场上,个个都能通过工商部门查处假冒伪劣的大检查。这就奇怪了,用下脚料熬制阿胶沿袭多年,几成行业通例,如果说监管部门对此一无所知,实在难以取信于人。

  在央视已经曝光了河北永丰药业的问题阿胶之后,其销售人员仍然对记者宣称:“我们的质量没有问题,他们这个报道没有根据。今天省、市药监局和检验所的人也到我们公司、厂房检查,抽样没问题,看了厂房也没问题。”这三个“没问题”背后是什么呢?已经被揪住尾巴的企业为什么仍然底气十足呢?如果说他们没有得到监管者的包庇纵容,同样难以取信于人。

  一个声称“绿豆包治百病”的张悟本倒掉了,他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理论再也不能忽悠公众。然而,打着阿胶旗号却起不到阿胶效力的假药似乎还不准备退出市场。可以说,问题企业理直气壮的三个“没问题”恰恰暴露了一个大问题:虚应其事的执法既不能立即制止假胶流毒人间,又不能把习惯于以次充好的制药企业逼出市场。为今之计,只有使出雷霆重手,才能护佑公众的身体健康。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媒体评论:假阿胶自称“没问题”暴露的大问题2010最新新闻火爆排行榜

媒体评论:假阿胶自称“没问题”暴露的大问题保健人员准入制能栏住“张悟本”

媒体评论:假阿胶自称“没问题”暴露的大问题精神病患要达1亿 你将成为下一个

媒体评论:假阿胶自称“没问题”暴露的大问题 德日男性不愿做大男人 坐着小便

媒体评论:假阿胶自称“没问题”暴露的大问题加薪能否让富士康跳楼止步

(实习编辑:卢凯阳)

63
2010-06-08 09:54:00浏览8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