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导航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信息导航

“驱散‘弥’雾的光”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患者全年关爱项目正式启动

举报/反馈
2023-02-06 10:42:53

2023年2月4日,在第二十三个世界癌症日到来之际,由淋巴瘤之家主办,罗氏制药中国支持的“驱散‘弥’雾的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全年关爱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旨在搭建医患高效沟通的桥梁,提高DLBCL患者对于疾病规范化诊疗的认知,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传递治好的力量。

与此同时,由淋巴瘤之家和广州市红棉肿瘤和罕见病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2022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调研(以下简称《白皮书》)也于启动会上正式发布。

启动仪式中,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1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郑州大学第1附属医院副院长宋永平教授共聚云端,结合《白皮书》共同解读当下DLBCL诊疗现状及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呼吁全社会共同携手,长期为该群体提供规范化诊疗、康复和心理等全方位的支持引导,助力更多DLBCL患者走向治好,拥抱新生。

聚焦“弥”题,以创新为突破点

淋巴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作为其中极其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DLBCL较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预后更差,约40%-50%患者经过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复发 。根据《白皮书》调研结果,复发患者往往要经历更多生理上的疼痛不适,以及精神上的焦虑和沮丧,他们的日常活动处处受限,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且随着疾病的复发,患者生活质量江河日下 。

“20多年来,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石的R-CHOP方案显著改善了DLBCL患者的预后,却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临床之需,许多患者仍面临复发难题。随着复发次数增加,治疗难度也会不断上升。在目前的二线及后线治疗方案下,复发/难治(R/R)DLBCL患者5年和10年总生存率仅25%和8.6%。”马军教授指出,“如何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DLBCL临床治疗探索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DLBCL领域创新药物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了治好新选择。《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目前DLBCL领域极受关注的创新药物为全球第1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优罗华(维泊妥珠单抗)。吴德沛教授表示:“随着对创新治疗探索的不断深入,DLBC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逐渐延长。2023年,创新ADC疗法的到来,同时革新了DLBCL一线及R/R治疗的格局,尤其是突破了20余年来DLB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天花板”,患者的生存获益有望进一步提高。相信在未来,在创新疗法的助力之下,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DLBCL患者实现临床治好。”

同时,《白皮书》的调研亦突显出DLBCL领域仍有诊疗盲区存在,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未完成初始标准治疗方案的患者占%,不清楚IPI评分(淋巴瘤的国际预后指数)重要性的患者占22.32%,而未关注过创新药物及治疗方案患者占54.12%3。

“淋巴瘤异质性强、分型众多,这为DLBCL诊疗增加了难度。除了加强对创新疗法的应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DLBCL的规范化诊疗、精准治疗和全病程管理,使患者获益至大化。”朱军教授指出,“为更好地消除诊疗盲区,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的患教活动,改善医患沟通方式,加强对新疾病知识的科普,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关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医生,患者组织和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无惧“弥”路,从患者之需出发

除了身体和精神负担之外,DLBCL患者及其家庭往往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白皮书》数据显示,所有DLBCL患者的医疗自费支出占家庭收入均值的157%,远超于国际公认的灾难性家庭支出标准(40%);同时患者自费比例仍然较高,医保报销覆盖的范围仍有限,且仅有12.89%的患者购买了惠民保3。

“创新药物在为患者带来新希望的同时,其可及性和可支付性也成为了患者关注的重点。近年,得益于药物监管政策的创新和海南博鳌等地区的先行先试政策,中国患者和全球创新药物的距离正加速缩短。”宋永平教授指出,“但是,正如《白皮书》所言,DLBCL创新药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仍很大的提高空间。未来期待医保等更多创新支付方式的助力,帮助减轻治疗负担,提高创新药可支付性,为患者争取到至大的治好机会。”

“《白皮书》的调研结果充分反映了目前DLBCL患者在治疗、心理及经济层面未被满足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发起患者关爱项目的初衷。”淋巴瘤之家创始人顾洪飞表示,“在未来一年中,我们将携手罗氏,邀请国内顶.尖血液病中心的专家,以全年为周期不间断举行DLBCL医患互动的系列关爱活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五十余个城市中,根据DLBCL不同分型定制线下患教活动,联动DTP药店,有针对性地、多维度地帮助DLBCL病友解决问题。在这些活动中,病友们有机会聆听超过100位国内著名临床专家的讲解,并与专家及其他病友共同探讨本地诊疗特点、医保和商保等热点话题。此外,我们将举办DLBCL知识问答大赛,以期为病友传递更多科普知识,帮助他们摆脱疾病阴霾,传递治好能量。”

未来,随着“驱散‘弥’雾的光”项目正式启动,治好的希望也将被播撒进每个角落,祝愿越来越多的DLBCL患者都能够冲破“弥”雾,迎接新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白血病联盟. 白血病•淋巴瘤,2020,29 (02): 65-72.

2. Coiffier B, et al. Blood. 2010;116(12):2040-2045

3.《2022中国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

(声明:本文由“广州市财媒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内容仅代表广告宣传,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