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爱你就像爱自己,牙!

  医生专家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保健意识的增强,我们不但需要消除口腔疾病,在追求形象完美时更要注重口腔健康。

  都是牙周病惹的祸

  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问题,而35岁至44岁的成年人群中,牙龈出血的比例高达77.3%。

  “牙周病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牙根暴露等都有可能是牙周炎的信号。”山东省口腔医院院长杨丕山提醒说,“口腔天然存在着细菌群,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细菌滋生就会造成菌斑甚至形成牙结石,这样就不断破坏牙槽骨。”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口腔科主任袁奎封认为,“儿童在牙齿萌发时就有可能受到龋齿的危害。如果有了龋齿,小孩子就不愿意咀嚼,不愿意吃某些食物,可能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此外,杨丕山还表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牙周炎与冠心病、糖尿病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此外,患重症牙周炎的孕妇,容易早产和产下低体重儿。”

  烟民易患牙周病

  从长着乳牙的小孩,到30多岁的成人,不同年纪的人都可能患上牙周病。“烟民也是牙周病的高发人群。”杨丕山指出,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热和积聚的产物是局部性刺激剂,使得牙龈角化增加和牙面出现棕色柏油样沉积物,加速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这样就容易诱发或加重牙周疾病的症状。

  杨丕山表示,“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群也容易受牙周病侵扰,他们比正常人更少从事体育锻炼,更少注意口腔卫生。此外,牙周疾病也受全身状况的影响,牙周炎会影响糖尿病等,而反过来这些疾病也会加重牙周病。”

  刷牙大有学问

  “儿童青少年重点预防龋齿,成年人重点预防牙周病已成为新的口腔护理观念。”专家提示从以下方面入手:
  坚持“竖刷牙法”

  杨丕山认为,刷牙每天要3次,每次要刷足3分钟;要注意牙刷质量,刷头不要太大,刷毛不能太密太硬;在刷牙方法上,要坚持“竖刷牙法”,也提倡用“短横刷法”(即刷毛只在牙面及牙齿的缝隙中作前后短距离的颤动);对于牙间隙比较大的人,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牙间刷、牙线来辅助等。

  “刷牙是通过牙刷摩擦牙齿产生的机械力量,来清除牙菌斑、阻止牙结石的形成。”袁奎封表示,儿童晚上刷牙更重要,所以从1至2岁开始,父母就可以用指套牙刷或用纱布蘸着牙膏给孩子清洁牙齿;等2至3岁就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刷牙的习惯了。此外,要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在刷牙、吃东西时有牙龈出血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治疗。

  每年至少一次检查

  “即使再仔细地刷牙,也不可能保证绝对不会出现牙周病的问题,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患上牙周病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进行职业性的保健是很有必要的。”杨丕山认为,儿童每半年、成人每年都要至少做一次口腔牙齿检查。牙周病患者要做好长期接受治疗的准备,每半年去正规医院洗牙,除掉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多吃高纤食物

  袁奎封认为,改善饮食结构,少吃含糖食品,特别是少吃软性甜食,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这样会增加唾液分泌,有利于清洁牙面。此外,肉、蛋、蔬菜、瓜果等,都是有益于牙齿健康的食物。

  别被“牙齿美容”伤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护理逐渐成为日益庞大的市场。对此,袁奎封表示,消费者应培养健康、合理的口腔预防保健消费观,根据自身口腔健康需求进行保健消费。

  刻意求白反而不自然

  袁奎封表示,激光美白是相对成熟的方法,但大多数方法很不成熟,不但起不到美白的效果,而且对牙齿有损害,所以并不提倡。牙齿颜色其实是由牙本质决定的,“美白”在外面牙釉质上“做文章”会破坏牙釉质,还起不到美白的效果。

  专家认为,黄种人牙齿的本来颜色就不是纯白,如果刻意求白反而不自然。选择修复治疗的人应有心理准备,因为某些方式会磨除部分自然牙,甚至还有伤及牙髓的可能性。牙齿要想长期美白,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烤瓷牙对健康牙有弊无利

  袁奎封介绍说,烤瓷牙就是给牙齿“带个帽”,将陶瓷粉熔融并结合到经过特殊处理过的金属表面制作成修复体,再将牙齿表面去掉0.5毫米左右层面,最后进行“复原”。

  袁奎封认为,从医学角度看,烤瓷其实原本是一种治疗手段,是针对牙齿的某方面疾病或缺陷进行补救和治疗,但这种治疗对于牙齿健康的人来说其实是有弊无利的。

  牙齿钻饰对牙有损害

  来自欧洲的牙齿钻饰,受到追逐时尚的新新人类的推崇。但袁奎封表示,牙齿钻饰只能起到美观的作用,对牙齿并没有任何好处。有人觉得牙齿上有水晶好看,但镶嵌水晶对牙齿有损害。此外,在牙齿上镶嵌“异物”,不利于口腔的自洁,更不利于对口腔进行清洁。

(责任编辑:黄彬)

2007-09-19 17:35:00浏览1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