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一胖毁所有”!肥胖或促进血管新生,加速肿瘤生长,别不当回事

一、每天10000步,糖尿病风险降低44%,还降低心脏病、癌症风险

近日,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JCE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 oflongitudinal activity measures and diabetes risk:ananalysis from the NIH All of Us Research Program Get access Arrow "的研究论文。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ll of Us "项目数据库中5677名参与者,平均年龄51岁,女性占74%,通过可穿戴设备记录参与者步行数据,分析了步数与患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在平均4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97例新的糖尿病病例。

研究发现,走更多的步数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与每天6000步相比,每天10700步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低44%。

研究:熬夜、夜班人群,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6倍!你还熬夜吗?

研究人员表示,不论什么运动,花费更多时间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数据显示了每天活动身体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性。

此前,一项由南丹麦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发表的研究表明,每天步行10000步,是健康益处的最佳点,降低全因、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以及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更快的步速还会带来额外的益处。

具体来讲,在每天步行2000步的时候,全因死亡风险降低8%,癌症死亡风险降低11%,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10%,随着步数的增加,风险持续降低,直到每天10000步。此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也有类似的关联。

重要的是,研究还发现,除了总步数以外,步行的速度还与额外的风险降低相关。

综上,研究显示,每天10000步是健康益处的最佳点,降低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和死亡风险,而且更快的步伐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

研究:熬夜、夜班人群,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6倍!你还熬夜吗?

二、肥胖或能促进血管新生唤醒休眠肿瘤

俗话说, “一胖毁所有”,这里主要指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

肥胖不仅会导致生活不便、运动能力下降,还会增加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据美国疾控中心(CDC)的数据,肥胖会增加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13种癌症的发病风险,还与多种癌症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Escape from breast tumordormancy: The convergence of obesity and menopaus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肥胖可能会导致休眠的肿瘤出现新生血管,肿瘤在得到血液供应后会加速生长。该研究在小鼠上证实,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物能够使乳腺肿瘤处于休眠状态。

研究:熬夜、夜班人群,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6倍!你还熬夜吗?

论文通讯作者Marsha Moses表示,一旦血管侵入肿瘤,肿瘤就会开始呈指数级增长,如果我们能延缓肿瘤脱离休眠的时间或抑制其早期生长,就能降低治疗肿瘤的挑战性。

研究团队希望将这些发现用于帮助乳腺癌患者,他们希望通过检测肥胖女性的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来筛查乳腺癌,这些生物标志物表明肿瘤已经血管化并开始生长。

检测呈阳性的患者可能通过接受血管生成抑制剂或其他靶向药物治疗来减缓乳腺癌发展。研究团队目前已经确定了一组尿液生物标志物,并开始验证其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不同癌症中的效果。

三、别熬夜!熬夜、夜班,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6倍

近日,挪威卑尔根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hift workers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severe COVID-19compared with day workers:Results from theinternational COVID sleep study(ICOSS)of 7141 worker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经常熬夜、上夜班的人,一旦感染新冠后,重症的风险几乎增加6倍,而熬夜、夜班与新冠感染风险增加无关。

研究:熬夜、夜班人群,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6倍!你还熬夜吗?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15个国家的7141名工人,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巴西、法国、德国等,他们在2021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参加了国际新冠睡眠研究-II(ICOSS-II),分析了夜班工人与白班工人相比,新冠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是否更高。

通过参与者报告的症状,将新冠症状分为轻症、中症、重症、危及生命。

总体而言,在所有参与者中,轮班/夜班工人占8.2%,白班工人占76.9%,非正规工人占14.9%。此外,26.5%的夜班工人报告睡眠不足,白班工人这一比例为15.7%。

在研究期间,共记录了1134名(15.9%)新冠阳性参与者。

对新冠的患病率分析发现,夜班工人新冠患病率为22.5%,白班工人新冠患病率为17%,与白班工人相比,夜班工人感染的风险并不高。

对新冠的严重程度分析发现,夜班工人患重症和危及生命的风险更高,一旦感染,夜班工人住院的风险几乎是白班工人的6倍。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或生物节律紊乱,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关,支持了睡眠不足以负面方式影响免疫系统这一观点。

研究:熬夜、夜班人群,感染新冠后重症风险高6倍!你还熬夜吗?

早期的研究还表明,充足的睡眠可以降低感染鼻腔病毒的风险、改善感染结果和疫苗接种反应,睡眠不足的人对疫苗接种的反应较差,轮班工人应该在睡个好觉后接种疫苗。

总之,研究表明,熬夜、夜班与新冠感染风险增加无关,但是一旦感染后,重症的风险更高。

(资讯综合来源:科学报、生物谷)

2023-01-31 09:54:26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晚期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晚期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血管硬化、眼部炎症、糖尿病、眼外伤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遗传因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以小动脉阻塞为主的增生性眼病,主要是由于房水外引流受阻,导致眼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果患者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本病,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会比较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眼部炎症如果患者眼睛受到细菌感染,可能会诱发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诱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需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3、眼外伤如果眼睛受到撞击或切割伤等外部伤害,可能会导致眼球损伤,从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血管硬化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可能会导致眼部的血管发生硬化,从而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治疗。5、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功能缺陷所引起。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所以容易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同时还需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过度用眼,以免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虹膜新生血管是什么疾病
虹膜新生血管并非虹膜的原发性疾病,而是继发于许多眼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虹膜新生血管多考虑是眼外伤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葡萄膜炎、青光眼、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原因导致的,患者需要在明确病因后接受对症有效的治疗。1、眼外伤如果患者眼部受到了外力的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的组织受到一定的损伤,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也需要注意局部的护理。2、葡萄膜炎葡萄膜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眼内葡萄膜的炎症反应。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能会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的情况,还可能伴有眼红、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吲哚美辛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青光眼青光眼主要是由于遗传、近视等因素引起的。由于眼压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虹膜新生血管的情况,还可能伴有眼胀、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进行滴眼治疗。4、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炎是指视网膜的血管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视力下降等症状,还可能引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改善症状。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若是存在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使视网膜血管受到损伤,容易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症状,还可能伴随上述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部,以免引起感染。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