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资讯专题

90后大学生怕当剩女

举报/反馈
2010-03-12 17:23:00

  “剩男、剩女”的增多让大学生也开始焦虑。新学期伊始,如何防“剩”成为不少女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寒假期间走亲访友,看着家里的亲戚渐渐从 “初级剩客”升级到“齐天大剩”,有些女大学生们不免产生“恐剩症”。有人疾呼恋爱补习,不少家长甚至坦言毕业择偶比就业更重要。

  欲求恋爱补习班防“剩”

  “要是学校开一个恋爱补习班就好了。 ”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小周最近正为情所困,想鼓起勇气来个“倒追”,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和女朋友吵架该怎么处理?交往的开销要如何分担?怎么拒绝男朋友提出的性要求?……不少大学生自嘲恋爱的疑难杂症越积越多,却无神医对症下药,只能自己摸着石头颤颤巍巍过河。

  “不会恋爱,只能做剩女了。”小周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之前谈过一次恋爱,但交往时遇到很多问题都无法很好地处理,向闺中密友讨教,她们也很难给出专业建议。“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希望开设一个恋爱补习社,请一些专家来指导,或者教一些化妆技巧和交往技巧,对我们以后‘经营’感情会很有帮助。 ”

  “剩斗士”姐姐是前车之鉴

  “过年聚会的时候,家里人都劝我快点找一个男友先‘练’起来。”交大英语系的丁娇娇告诉记者,两三年前,家里的亲戚都极力反对大学生谈恋爱,没想到今年居然有了180度的大转变。“估计是因为我那两个剩女姐姐的关系,她们读大学时都没有谈过恋爱,没想到现在都快奔三了,还是没找到‘家属’。 ”

  同济大学交运学院的大一学生小孙说,今年拜年时也收到了亲戚们的“忠言”。 “我好歹还只是个90后,对恋爱心态很平和,但家里的亲戚言之凿凿。经他们这么一‘洗脑’,我也有点担心了,一向保守的爸妈居然也一本正经地让我争取在新学期找个男朋友谈一谈。 ”

  记者发现,不少父母因为家有“剩男剩女”,因此都怂恿家里的小辈趁早谈一场恋爱,以免错过绝佳时机,走上漫漫“剩”路。

  部分家长坦言择偶重于就业

  记者昨天在家长中做了一项随机调查,在如今就业困难、好工作难找的大环境下,一些家长竟然对孩子未来工作觉得无所谓,反而担心孩子在毕业后还没有合适的对象。在这项调查中,最担心孩子“择偶”的家长中,女生的家长占绝大部分。

  家长刘女士的女儿才刚刚大一,她已经为孩子的恋爱问题操起心来,“其他倒不担心,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孩子婚姻问题,现在找不到朋友的大龄女性很多,所以让她抓紧点! ”

  在日本即将读完本科的顾嘉轩告诉记者,目前经济不景气,国外找工作很难,决定先回国。而她回国先不忙着找工作,而是抓紧去相亲。 “我妈已帮我物色了一个,回去之后先见个面。 ”小顾说,自己在国外的交友圈很小,如果不靠相亲,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剩女。

  专家观点

  大学生恐剩症是社会现象的折射

  “现在学校里不找,毕业之后更难找!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认为,大学时代是谈恋爱的最佳时期,“学生想恋爱的需求不仅存在着,而且是美丽的。”顾教授还指出,大学生患上“恐剩症”也是大龄青年增多这一社会现象的折射,一些男女比例失衡的高校,很容易制造出剩男剩女,因此除了依靠自己找对象,也需要父母等其他力量齐心协力来解决。

  对于准毕业生们想要去相亲,复旦大学社会系教授于海也表示,多一种交友渠道未尝不可。不过,“90后”步入相亲一族还为时尚早,“还是建议先自己去寻找,即使受挫也是一种成长。 ”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2010年两会:聚焦食品安全问题(专题)

广州男子街头8000万叫卖精子

六成大学生感觉孤独 八成认为社会不公

老妇整容150多次成芭比娃娃(图)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是对医患关系的讽刺

(实习编辑:冼雪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