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医路同行

海南省住院“一床难求” 走廊上摆满了加床

举报/反馈
2010-02-23 09:05:00
海南省住院“一床难求” 走廊上摆满了加床


  近年来,我省的几家大型公立医院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病床紧缺现象,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院方表示,这几年都在加紧建设住院大楼,以缓解目前“一床难求”的燃眉之急。然而,新建大楼是否就是一劳永逸的治本良药?记者日前就此走访了我省几大医院和卫生部门,试图找出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

  现象:走廊上摆满了加床

  “如今找一个专家看病很容易,找一张病床住下可就很难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科室有空床了。”海口市人民医院的一位负责人这样对记者描述该院的病床使用现状。

  今天下午3时,记者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看到,在病房的走廊、楼梯口、甚至电梯对面都摆放着许多加床,病人们蜷缩在床上,眼神木然地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们。

  神经外科一位姓李的副主任告诉记者,他们科室的病床编制是60床,但目前有98床,最多时加到了103床。每个病人还需要1到2名陪护人员,21个病房加上走廊,满满当当地装了200多人,“简直就像春运期间的候车厅!”而在骨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杨能对记者说,他们的病床定额是75床,但平时都会加到90至100床,最多时达到105床。

  77岁的黄文坚老人坐在走廊里的一张加床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因车祸入院的他,目前已经在这里住了2年半,因为行动不便年老体弱,他的大小便都只能在屏风后面解决。说到这里,他皱纹纵横的老脸上露出难堪的微笑。

  医院的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表示,除了泌尿外科、五官科等个别科室的病床不算拥挤之外,其他科室的病床都相当紧张。按省卫生厅的规定,该院病床编制为718张,但目前在走廊上已经加了340张床。因为空床紧缺,导致医院有时无法收治急救120送来的危重病人,于是在2005年盖了120专用的临时病房,但依然人满为患。

  今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海南省人民医院。该院党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科等90%的科室没有床位了”。据悉,省人民医院的编制病床为1113床,目前加到1600床,病床使用率在130%以上。

  记者在省医院的住院部看到,为了限制进入病房的陪护和探望人数,每层楼的病房走廊上都安装了铁闸门,有专人把守,不准随便进出。

  在拥挤不堪的病房走廊里,神经外科护士长张和妹向记者介绍了该科室病床使用情况。“编制床位53张,走廊加床15张,连ICU重症监护室都加了2张床。基本每个病房都放了8张床。”她说,一般大医院的住院周转日都在13天左右,但目前该科室的病床周转有时要20多天。

  由于神经受损,65岁的李福云正躺在走廊里酣睡,他自2008年10月起入住省医院神经外科,是目前住得最久的病人。张和妹说,由于神经外科病人的情况一般都较为危重,容易在搬动过程中致死,所以院方不敢轻易让病人转院,不得不采取加床的方法来缓解病房压力。但由于病人太多,空气难免污浊,护士们只好定时打开走廊的窗子通风,无形中也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据记者调查,省内其他医院的情况也相差无几,省中医院目前共有360张病床,病床使用率超过110%。农垦总局医院的病床数达到1200张,在全省大医院中属于相对宽裕的,但该院的开放病房也已经基本住满了。

  忧思:加盖大楼仍难满足需求

  目前,海南医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各大医院都向记者表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医疗资源的基础建设脚步若要赶上医疗改革的脚步,着实是有些吃力。

  据了解,为了缓解近年来病床极其紧张的现状,省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农垦总局医院、海医附院、187医院……这几家我省公认的大院都在加紧建设新的住院大楼。

  省人民医院正在新建的23层住院部综合楼,可提供1200张床位,但目前每天住院病人1300人;海口市人民医院新住院部将提供1300多张床位,可每天病人已达到负荷;省中医院新建的大楼目前尚未竣工。省农垦总局医院老年病科楼和内外科大楼正在建设中。――几大医院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就算新楼建好了,也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省人民医院基建办主任张志洪告诉记者,住院部综合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规划,但2000年才开始立项,直到2006年开工建设,原定2008年封顶,现在要到今年5月才建成。建楼的资金中,除了财政和发改委拨了部分款项外,主要是靠政府贴息的银行贷款,贷款额高达4亿元。而为了给这栋新楼配备相应的设备就需要再贷款1亿元,高筑的债台令医院头疼不已。海口市人民医院新住院楼2007年已经封顶,计划2008年投入使用,但直到现在也未完工。

  海口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仅有718张病床,但住院人数最多时可达1100多人,所有医护人员几乎都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中。新楼建好后虽可提供1300多张床位,但也预示着届时医护人员的缺口必将拉得更大。

  对策:加大投入加速分流

  “从政府层面讲,必须加大投入;而从医院来讲,必须加速分流。”针对各大医院存在的床位紧缺现状,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建议。

  据了解,我省目前有6家三甲医院,包括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农垦总局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187医院。而社区医院等二、三级医疗机构虽然也属于医保范围内的定点医疗机构,但群众还是偏向于选择在技术上和口碑上更为信得过的大医院。

  2008年7月起,职工医保、新农合、居民医保共同形成了覆盖海南全省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目前,这“三项制度”已经覆盖海南全省721万人,占总人口的85%。医改之后的就医需求明显增多,尤其是以往积压的病例呈爆发性增长。据省社会保险事业局医保处负责人估计,城镇职工在三甲医院的就医比例为60%至70%左右。而新农合的参保人员大多地处偏远市县,三甲医疗资源缺乏,所以仍然蜂拥至海口就医。

  省卫生厅医政处负责人认为,政府可以从行政上进行适当调节,避免一窝蜂挤在大医院的窘相出现。省政府办公厅于去年底下发的《关于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中,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调整。居民住院支付比例调整为:一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70%,个人负担30%;二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60%,个人负担40%;三级医院统筹基金支付50%,个人负担50%。

  不过该负责人认为:“这种报销比例未能拉大各级医院之间的差距,分流效果并不明显。”

  记者从省卫生厅得知,针对眼下医疗资源极度紧缺的情况,我省主要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在加强现有医疗条件的同时,加大对二、三级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将软件力量的培养和硬件设施的建设都重视起来。主要措施包括:

  1、重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能力建设,采取“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派出省级、县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坐诊,对口支援,增加供给,整合并加强现有的医疗资源,同时培养和鼓励大中专的医科毕业生去基层卫生院锻炼。

  2、除了国家卫生部按具体申报的医建项目来拨款建设之外,省卫生厅还在向省里争取财政预算对医疗卫生的更大投入。

  3、促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链接与联动,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少出县”,组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将普通病人留在市县。

  4、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如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等五地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可辐射周边的市县,解决“看大病难、诊治疑难杂症难”的问题,为群众带来实惠和便利。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号外,春节急救排行榜出炉!

“裸婚”,你要不要?

三种流感病毒或“占领”北半球

专家提示警惕“香水有毒”

奇!7月大男婴患前列腺癌

(实习编辑:冼雪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