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2010年我国维生素出口形势严峻

举报/反馈
2010-02-12 12:02:00

  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14.63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5.93%;出口金额超过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4%;出口平均价格14.15美元/公斤,同比上涨2.66%。

  2009年,维生素类商品的出口都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VC和VE两大支柱产品的表现仍然值得称道。而2010年维生素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年度出口价格走势平稳

  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走势较为平稳,基本围绕14美元/公斤的价位波动。从单月出口价格看,1~4月价格同比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市场需求下降的大环境下,维生素类产品单月出口价格同比走高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等的影响,这些内在因素使得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价格没有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全年保持平稳。2009年5~8月出口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正好是奥运前期,当时维生素类产品价格呈非理性上涨。2009年9~12月,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对主要市场出口不同程度萎缩

  近年来,全球维生素市场需求处于稳定上升阶段,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自2005年以来,每年保持着5%以上的增速。

  2009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到1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的产品出口到欧盟,27%出口到美国,8%出口到日本。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09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首次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其中对主营市场的出口数量下降了10%,出口数量降幅较大的市场是美国、荷兰、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2009年我国维生素类产品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市场是韩国、印度、法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VC、VE出口值得称道

  2009年,在出口维生素类产品中,VC和VE两大支柱产品表现仍然值得称道,二者共占维生素类产品出口额的65%;其他未混合的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占比16%;B族维生素占比14%;VA占比不到3%。

  目前,全球VC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我国,国外仅剩DSM苏格兰厂一家。我国VC产品技术先进,规模大、质量好,国际市场对我国VC依存度较高。VC主要应用在制药、保健品、软饮料以及饲料添加等领域,是日常生活所必需,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2009年VC出口虽然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等主营市场低迷,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出口价格相对坚挺,最终使全年出口总额保持了近几年来的连续增长。

  同VC一样,VE产业集中度也较高、市场供需基本平衡。VE生产难度较大,合成反应步骤较多,涉及多个关键中间体的生产,资金投入大,行业准入壁垒较高。全球VE主要生产厂商有4家,国外主要是DSM及BASF,国内主要是浙江医药股份和浙江新合成。2009年一季度,VE出口数量仅为0.44万吨,同比锐减50%,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价格上涨过快,客户手中存量较多,来不及消化;二是年初正值VE出口淡季;三是市场需求总体也呈下降趋势。

  到了2009年4、5月份之后,随着去库存化进入尾声,养殖业逐步复苏,VE出口数量有了显著提高。同时,VE出口价格也开始结束单月环比下降的趋势,在6月份实现单月环比突破性上涨13%,并基本维持到年底。

  今年维生素出口存在“内忧外患”

  目前看来,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经济衰退造成的全球需求放缓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将使2010年我国出口行业继续笼罩在阴霾之下。在外围环境困扰的同时,国内新增产能以及产能过剩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内忧外患”之下,2010年维生素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