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浙江独臂女孩安装使用中国第一只“电子手”

举报/反馈
2010-02-04 14:19:00

  今天,宁海县桃源书院高二女生王妙丹就正式开始放寒假了。前一晚,她在宿舍里娴熟地打理着包裹,打算回家和爸妈好好地过一个春节。不仔细看,谁也不会想到丹丹的身上,装着中国第一只仿生电子手。

  5岁时,丹丹被电锯“吃”掉了右臂,自此开始了13年的单手生活。而在半年前,丹丹终于“长”出了新手——中国第一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仿生电子手被装到了她的身上。专家说,有了这只电子手,丹丹的大脑可以发射肌电信号命令它拿东西、做家务……也就是说,它可以用意念控制,像真手一样做动作。

  价值几十万元的电子手,专家没有收他们一分钱。专家说,不是所有折翼的天使都能再长出翅膀,它首先要求天使本身足够勇敢、坚强,有足够强烈的意愿重新飞翔。而丹丹,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天使……

  电锯吃掉右臂,勇敢女孩单手长大

  1996年9月27日,正值中秋。天色尚早,上海闵行区一个家具厂的家属院内已飘出饭香。“丹丹,快喊爸爸回家吃饭。”母亲张建浓一边在厨房里忙碌一边吩咐女儿。丹丹穿过院子蹦蹦跳跳地朝爸爸的车间走去。

  不久,一声惨叫穿透了整个车间。闻声跑来的爸爸王荣飞看到了惨不忍睹的一幕:电锯里血肉横飞,丹丹的整个右手和右下臂全都没了!

  1996年的中秋团圆节,就这样成了这个家庭最为惨痛的记忆。之后,王荣飞一家伤心地回到了老家浙江宁海县。

  丹丹变了。她不再喜欢玩游戏。但她又没变,还是那么喜欢画画,用她的24色水彩笔,用左手。上学后,她又用这只左手学会了写字。小学毕业那年,她还用这只左手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尽管没有发表,但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是她的忠实读者……

  转眼到了2009年7月。宁海县每年一次的残疾人运动会上,上一年的女子铅球比赛的冠军王妙丹,今年选了标枪。那天,她发挥得特别好,握枪,叉步,引枪,一个漂亮的投掷步,标枪破空而出……

  这一幕被摄影师胡晓国捕捉到了。他用镜头对准了丹丹,灿烂的笑容,利落的短发,矫健的身躯。镜头慢慢转向丹丹的右臂,袖管里是空的。

  胡晓国的心里疼了一下。

  在上海,“第一手”正在寻找绝佳伴侣

  2009 年8月26日,胡晓国到宁海县康乐居家养老(残)服务中心办事。闲聊时,该中心主任仇贤贵告诉他,上海交通大学一位叫胡天培的教授前两天来过宁海,宁海的一家公司一直在帮他研制仿生电子手。如果研制成功,将改写中国利用人体仿生学进行康复治疗的历史。

  胡晓国脑海里立即闪现出丹丹空荡荡的右臂。“帮帮忙,想办法立即联系上胡教授。”他恳求仇贤贵。

  其实这个时候,胡天培的仿生电子塑料手实用化样机已经造好了,正在寻找“对接”的绝佳伴侣。他希望这个对象心理和身体素质越强、肌肉越发达越好,这样“对接”的成功率就越高。接到仇贤贵的电话,听他讲了丹丹品学兼优还是个运动健儿时,他大喜过望。

  2009年8月28日,宁海县残联派专车送王妙丹和妈妈、仇贤贵等人去往上海。见面后,胡教授先跟大家讲起了他的仿真手的原理:先由人脑产生活动意念,然后意念指令肌肉组织发出肌电信号,肌电信号聚集到接收器上的肌电电极形成信号电流,通过控制电路启动假手内部的动力装置,最终带动5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手指”进行开合运动。也就是说,这只电子手不需任何外力帮助,只需大脑发出信号便可活动。

  “意愿”强烈,女孩成为“第一手”的小主人

  工作人员居玲娣拿出一个仪器。“这是肌电测试仪,用来测试试戴者肌肉里的神经电力,也就是肌肉信号。丹丹的肌电必须超过40微伏,才足够控制电路开关,带起动作。”

  测试仪的两根线接到了王妙丹的残臂上。“丹丹,现在想象你在用力使用右臂,张开!握拢!”居玲娣一边吩咐丹丹,一边细心观察着仪器上的指针。

  王妙丹闭上双眼,用力回想。随着回忆,她感觉力量一点点集中到了残臂上,肌肉开始有点酸痛。

  “动了!指针动了!”张建浓带头喊了起来,眼里闪着欣喜的光芒。

  指针缓缓移动着。到了“19”时,不动了。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没事儿,”居玲娣又想了一个办法,在王妙丹左手上放了一支笔,“来,丹丹用左手拿起这支笔,握紧,然后松开。”王妙丹按指示做了起来。

  指针再次开始移动。“……37,38,39,”到最后,在场的人不约而同加入这场沉默的倒数。“40!40了!”每一个人都大声欢呼起来。

  “恢复意愿强烈,可以接肢了!”胡教授将“中国第一手”的臂筒套在了丹丹残臂上,亲手调整好各个节点的松紧度。

  “中国第一手”慢慢张开,慢慢握拢了。屋内沸腾了……

  脑“手”契合,折翼天使重新飞翔

  “电子手虽然接上了,但要让它像真手那样‘不折不扣’接受大脑的指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刚开始,它有时会‘短路’,有时会‘罢工’,所以回去后要不断练习,让它慢慢适应思维的习惯和身体的节奏,达到脑与手的完美契合。”临别时,胡教授叮嘱张建浓母女。

  回家没多久,丹丹发现胡爷爷真不是在吓唬她。已经习惯使用左手的她老想不起来用“右手”,结果她不理“右手”,“右手”也不理她,经常不听话,反应慢,不能用狠力。

  丹丹急了,接上新手的这半年来,一次次逼自己只用“右手”。爸爸更是着急,甚至找来一根绳子,将丹丹的左手硬绑在身上,强迫她用电子手。

  就是这样,慢慢地,王妙丹学会了用它来洗脸、刷牙、写字……现在,丹丹已经能用两只手拖地、择菜、洗衣服……甚至连骑自行车、打球等动作都能完成。

  这半年来,胡教授也一次次地来到宁海,帮着丹丹康复、训练,还根据实际运用的情况对电子手做了调试、改良。

  如今,丹丹基本能控制自己的“右手”了,她还荣幸地成为了学校的升旗手。每一次国歌响起,丹丹用“右手”有力地将旗帜扬向天空,红旗展开,随风飘扬。这是她最高兴的时候。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小心!打领带“打”出近视!

六成职业女性性欲低下是男人的“错”?

谁来“喂饱”农民工性饥饿?

2010年度十大隐忧产品 看你身边有多少!(图)

惊!男人也会得卵巢癌?

(实习编辑:冼雪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