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10元处方”治好病 “小处方”13军规替你省钱

举报/反馈
2010-01-26 09:10:00

  能用便宜药偏用高价药,能用一种药偏偏“联合用药”,治个感冒几百元,开一次药放到过期都吃不完……这种“大处方”,很多人都遇过到。

  而近来,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王争艳、重庆北碚天生街道云泉社区卫生服务站76岁的老医生魏巨贵,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观念。他们从医几十年来,为患者开出的单张处方从没超过80元,很多处方只有区区几元甚至几角钱。“十元处方”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最小的处方只有几角钱

  王争艳在基层医疗机构一工作就是25年。从医25年,她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从医25年,她靠一副听诊器、一双手,诊断救治了无数的病患;从医25年,她走到哪儿,病人跟到哪,他们是她的“铁杆粉丝”。王争艳有个绰号———“青霉素医生”。这是老百姓送她的,一是说她看病便宜,一支青霉素8毛钱,二是赞誉她行医干净,这样便宜的药肯定没回扣。有人抽查了王争艳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处方,平均单张处方值55元,最小处方值只有2.7毛,是为一名胃炎患者开出的一支2毫升的胃复安。这是一种止吐药,在各种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中,最便宜。

  对于从医超过40年的魏巨贵来说,他的名字常常成为患者调侃的对象,说魏医生的名字“巨贵”,开出来的药却是“巨便宜”。魏巨贵以前坚持每周出5个半天的门诊,现在媒体报道了,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只有晚上的时间能接受《生命时报》记者的采访。电话中,他的声音带着疲惫,可说起行医中的点滴,却立马兴奋起来:“为什么我会开"小处方",因为我也贫穷过、病过,我知道生病的苦,更知道没钱看病的苦。”魏巨贵感慨道:“我在一个破产企业做医生,来找我看病的没有富人。我所能做到的,就是为他们节省一些看病的开支,好维系正常的生活。”就在近一个月里,魏巨贵开出的最便宜的处方是8毛钱,是给医院里得了上呼吸道感染的同事;最贵的处方是100元左右,那位患者有好几种病,而且住的远,所以一次多开点。

  在人人都“被”开过“大处方”的今天,“十元医生”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梁女士谈起自己的看病经历有些无奈,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看高血压,医生简单的量了血压,问了两句话,居然就给开了4种降压药,都是1个月的量,花费700多。“我回家一看,都是进口药,分别是四个大制药厂的,这大夫可好,谁都不得罪。”“平时有个感冒发烧的,花一两百是常事。”长期经历被开“大处方”,人们已经从接受到习惯了,这其实是一个有点可悲的现状。而人们对“小处方”的需求从魏巨贵身上也可见一斑,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已经有患者从贵州跑到重庆来找他看病了。

  “小处方”的13条军规

  “十元医生”好评一片,但也有人质疑,两位医生会不会为了刻意追求小处方,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呢?对此,魏巨贵和王争艳都表示,本意只是想让患者用最小的代价治好病,如果有需要,该开的贵药也得开。“给病人开药时,从来没有想到处方的大、小。我只根据病情开药。如果一味追求"小处方",反而治不好病人的病,耽误了病情,这个后果就会造成"大处方"。”王争艳说。

  魏巨贵给记者举了几个小处方的例子。治疗气管炎,药物是头孢氨苄、氯派丁、维生素K4、酮替芬,3—5天的药量价格在7元左右;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药物是克感敏、病毒灵、双黄连口服液,3天的价格是11.9元;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是二甲双胍、黄连素,药量10天,价格8.9元。对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又宁点评说,第一个处方中,有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还有维生素K4是治疗出血的,“整体来看是个不错的方子。”第二个处方对于感冒也算是对症治疗,但选用的都是比较便宜的药,可以达到为患者省钱的目的。“第三个处方适合糖尿病初期患者,尤其是肥胖和超重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教授罗邦尧说,虽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糖尿病患者,但就对症来说,这个处方还是很实惠的。“高效应该是低价的前提。”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青说,医生首先需要考虑的还是患者的病情,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尽量经济的治疗方案,是值得推荐的,但不能矫枉过正,盲目追求便宜药而忽视治疗效果。

  对于如何替患者省钱,魏巨贵还总结了13条“军规。”

  1.尽量使用中医和西医的传统诊疗手段(西医视、触、扣、听,中医望、闻、问、切),通过这些手段能确诊病情,就不要开检查检验单。

  2.充分利用外院检查结果,不要让患者再浪费时间和金钱。

  3.合理利用患者现有药品,患者缺什么再开什么。

  4.根据患者需求开中、西药,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为患者省钱。

  5.充分利用中药效高价廉特点,用膏、丸、散、煎、酊以及吸入模式,降低患者药费。

  6.对于医院没有的药品,尽量为患者介绍药价便宜的药房。

  7、对于某种缺乏的药品,尽量采取重新组方,做到廉价高效。

  8.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9.门诊能处理的患者,坚决不收治住院。

  10.不要一味迷信大医院,根据病情和自身情况选择医院,大医院并非无所不能,小医院并非凡事不能。

  11.治疗时要给患者讲清楚注意事项,避免乱服药降低疗效。

  12.治病除了治当时病,还要考虑今后的病和周边病。

  13.能用食疗则不用药,或少量药品辅助治疗。

  给“大处方现象”开处方

  “大家对小处方的认可和追捧,一方面反映出大处方屡禁不止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说明,用良心来医治患者,才是上医的境界。”社区卫生服务资深专家、全科医学理论主要创建者吴春容对《生命时报》记者说,“我们给"大处方"开的第一个处方是,呼吁广大医生学习两位十元医生的精神,如果心里装的是患者而不是开单费,自然会开出高效低价的"小处方"。”

  但是,仅凭良心来扭转整个体系的现状并不现实,因此,第二个处方是从根本上转变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在现阶段,也有一些医院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公示“大处方”医生、实行“大处方”患者签字制度以及赋予药师“处方否决权”,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处方。

  第三个处方是加大社区医院投入。吴春容说,这两位十元医生都出自社区,为什么能开便宜药?因为大医院看的是病,社区医院看的是人。全科医生会从病人的全局出发,制定长期治疗方案,不存在重复检查、治疗的问题,自然能替患者省钱。

  第四个处方是患者转变态度。刘又宁说,其实很多便宜的药物疗效并不差,只因为价格太低,“患者不敢吃”。魏巨贵建议说,如果真的是疑难病症或是治疗需要,可以用贵药;平时的小病、常见病、慢性病,还是建议大家用便宜一些的药。

(责任编辑:麦伟贤)

罗邦尧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