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生未详查即发病危通知 患感冒孩子3天后康复

  不少患者抱怨医院随意下病危通知书,有提高收费、推卸责任之嫌

  下达病危通知书,对病人和家属意味着什么?病情危及生命,治疗费用高昂,应做好心理准备!但近日,有家长在网上发帖称,孩子感冒进医院,没接受任何检查,就收到一纸让人心惊胆战的病危通知书。记者调查发现,抱怨医生随意下病危通知的患者还不少,而在各大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有患者质疑,到底怎样的病情可以下病危通知?有没有统一的标准?草率下达病危通知,难道是医生想推卸责任?

  个案

  收到病危通知三天后却康复

  家住渝北区两路镇胜利路碧津园的周航先生说,去年12月25日晚,三岁的女儿感冒发烧,夫妇俩将其送往某医院。看病的医生只摸摸女儿的额头,瞧了瞧女儿的舌头后,便拿出几张表格填写了女儿的名字等资料。

  “发烧好久了?比较厉害哟,需要留院观察,家属签个字。”医生一边说一边将表格递给他。“啥子,恁个厉害呀?”周航称,妻子一看是病危通知书,顿时傻了。

  见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忐忑不安的夫妇只得按照医生的吩咐,到相关科室办理手续。第二天一大早,女儿的外婆赶到医院,听说外孙女病得下了病危通知书,顿时血压升高,险些昏倒在医院。结果,第三天上午,女儿的病情大大缓解,很快就出院。

  “病危就意味着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周航认为,病危不是一般的病情,家属、患者应做好心理准备,医生更应格外谨慎。周航怀疑,个别医生草率下病危,是想发生意外可推脱责任。

  调查

  下达病危通知没有统一标准

  昨日,记者调查市内多家医院发现,医生下病危通知并非稀罕事。

  西南医院新桥医院急诊部医生称,大多急诊病人入院时,病情不稳定,医生就会下病危通知书。儿童医院医务处黄志教授告诉记者,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快速,有的表面上看似感冒,实际有肺部感染,可能危及生命,该院的急诊科、新生儿科、骨科等科室,都是病危通知书的高发区域。此外,手术患者也容易收到病危通知。

  记者了解到,只要有处方权的医生都可以签发病危通知书,但病情到了哪种程度才能下病危,没有统一标准,在医生看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病情,主要看不同医生的认识和把握程度。

  质疑

  一纸病危通知或是赚钱工具

  在医生看来司空见惯的病危通知书,对患者而言却是意义不同。家住大渡口区九宫庙的陈女士说:“多数患者看到病危通知都会害怕,你想,都病危了,还不是一只脚跨进鬼门关了啊。要么意味着,要不惜血本花大价钱治病,要么就该准备后事了。”

  家住渝中区七星岗的罗先生说,家中二老住院时都曾被下过病危通知,感觉一下通知,看病的钱就得翻番,各种检查铺天盖地。他担心,一些医生借病危通知吓唬病人,趁机开大处方赚钱。

  病危通知不是医生挡箭牌

  “病危通知书只是一个与家属沟通的告知文书,一些家属和医生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儿童医院医务处黄志处长说,病危通知主要有两个目的,首先,告知家属患者病情可能复杂,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其次,告知其他医护人员,让他们重视患者。

  西南医院急诊部刘明华主任称,病危通知并不影响整个治疗过程,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选用药物和器械。若病情急重,花费才会增多。

  二人均表示,病危通知不能成为医生推脱责任的挡箭牌。如果属医院抢救不及时,或没有尽到救治责任,导致死亡等医疗事故发生,病危通知起不到任何推脱责任的作用。家属不要过分担心,造成心理恐惧。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医生未详查即发病危通知 患感冒孩子3天后康复惊!有人天生不能看阿凡达(图)

医生未详查即发病危通知 患感冒孩子3天后康复小心!“尾货”真的淘到“宝”了吗?

医生未详查即发病危通知 患感冒孩子3天后康复“蚁族”你们准备好过年了吗?

医生未详查即发病危通知 患感冒孩子3天后康复蒙娜丽莎也有难言之隐!(图)

医生未详查即发病危通知 患感冒孩子3天后康复揭秘!世界最重男人减肥292公斤“瘦身”法(图)

(实习编辑:黄妍)

2010-01-21 10:40: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特效药是什么
哮喘的特效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及抗组胺药物等。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气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1、支气管扩张剂:此类药物常见有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作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迅速扩张支气管;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为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症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3、白三烯调节剂:常见有孟鲁司特钠片等。该药物可帮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患者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其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4、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如果哮喘是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的,抗组胺药物可通过阻止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哮喘的治疗并非单一药物可以完成,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此外,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购药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疗哮喘用哪些药好
治疗哮喘效果较好的药物主要包括布地奈德、泼尼松、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建议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出现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1、布地奈德:此药主要通过雾化吸入,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和缓解呼吸道痉挛的作用,能够迅速改善哮喘症状。作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吸入剂是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患者临床控制率达到较高水平。但需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合理的应用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力失调,且停药之后哮喘可能会反复发作。2、泼尼松:泼尼松片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局部炎症和过敏反应,从而缓解喘息、气急等症状。然而,泼尼松片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容易引起骨质疏松、胃肠道不适等,且需要口服,胃肠道吸收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及时缓解哮喘症状,因此通常不作为首选药物。3、沙丁胺醇:沙丁胺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其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能够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之一。沙丁胺醇通常以吸入或口服的方式给药,吸入给药起效迅速。但长期使用沙丁胺醇可能会导致耐受性增加,因此需遵医嘱规范用药。4、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是一种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其通过阻断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扩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异丙托溴铵还可以抑制副交感神经对气道平滑肌的作用,减少气道分泌物的分泌,降低气道阻力。但异丙托溴铵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头晕等,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因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针对哮喘的药物治疗,患者应充分了解药物性质,遵医嘱规范用药,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此外,哮喘的治疗还需结合避免过敏原、适当运动等其他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有办法治疗吗
9岁的明明最近总感觉身体不太舒服,经常咳嗽,尤其是在晚上和运动后,咳嗽症状会更加明显。咳嗽时还伴有喘息声,呼吸变得急促。一开始,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便给明明吃了些感冒药,可症状并没有缓解。渐渐地,症状加重,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带明明去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原筛查等,发现明明的FEV1/FVC比值为71%(9岁儿童的FEV1/FVC比值正常范围大约在85%-90%之间),提示存在明显的气道阻塞;而支气管激发试验时FEV1显著下降,从初始的1.8升降至1.4升,降幅超过20%,证实了明明的气道高反应性。综合判断下,医生确诊他患上了支气管哮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哮喘患者数量已高达3亿左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哮喘的患病率也不容乐观,约有4570万患者正遭受着哮喘带来的困扰。哮喘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如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还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和社交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哮喘的治疗现状】在过去几十年间,哮喘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早期简单的支气管扩张剂,到如今多种药物联合、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新兴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如今,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哮喘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病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药物治疗】哮喘治疗药物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用于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如喘息、气促、咳嗽等,在哮喘发作时按需使用。控制药物则是用于长期治疗,通过抗炎作用,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预防哮喘发作,需要遵医嘱规律使用。1、缓解药物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是典型的SABA。这类药物起效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舒张气道平滑肌,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症状,是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药物。②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异丙托溴铵属于SAMA,它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上的胆碱能受体,使气道舒张。与SABA联合使用,能增强平喘效果,尤其适用于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哮喘患者。2、控制药物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这是哮喘治疗的基石药物,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ICS能从根源上抑制气道炎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它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预防哮喘发作。②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属于此类药物。这个药物主要作用于气道平滑肌,通过舒张平滑肌来缓解气道痉挛,作用持续时间长。通常与ICS联合使用,两者协同发挥抗炎和平喘的作用,能更好地控制哮喘症状。③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等是常用的白三烯调节剂,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对轻度哮喘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疗效较好。【非药物治疗】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的哮喘患者,可采用脱敏治疗。通过定期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哮喘症状。一般需要持续3-5年,治疗效果通常在治疗开始后的第一年内逐渐显现。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诊。2、生物制剂治疗:近年来,生物制剂为哮喘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例如奥马珠单抗,它能特异性地结合体内的免疫球蛋白E(IgE),减少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进而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控制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病情。还有针对其他炎症介质的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等,也在特定哮喘患者群体中展现出良好疗效。【哮喘治疗的常见误区与应对】很多患者在治疗哮喘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1、症状缓解就停药:有些患者认为哮喘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药,这是非常错误的。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即使症状消失,气道炎症依然存在,随意停药极易导致病情复发和加重。2、担心药物副作用不规范用药:还有患者担心长期使用药物会有副作用,从而自行减少药量或不规律用药。实际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药物的治疗作用远远大于副作用。应对这些误区,患者需要加强对哮喘疾病的认识,积极与医生沟通,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实用建议与注意事项】1、定期复诊:哮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每1-3个月一次,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复诊时需携带近期的用药记录、症状日记等,方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2、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大部分哮喘药物通过吸入装置给药,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是保证药物疗效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吸入装置,如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器等,并定期清洗和更换吸入装置。3、注意环境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和污染物。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香水等,减少对气道的刺激。在寒冷季节或花粉季节,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症状都有哪些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其症状多样,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咳嗽等。对于哮喘患者,建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1、喘息:这是哮喘最为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呼吸时伴有明显的哮鸣声,就如同吹哨一般。这种声音在呼气时往往更为明显,且喘息的程度轻重不一。轻度喘息可能仅在剧烈运动或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出现,而严重的喘息则可能导致患者呼吸极度困难,甚至影响正常的说话和行动。2、胸闷:许多哮喘患者胸部会有压迫感、憋闷感。这种胸闷的感觉在哮喘发作初期可能就会出现,并且会随着发作的进展而持续存在。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情绪状态。3、咳嗽:咳嗽也是哮喘常见症状。咳嗽的性质多样,可为干咳,也可能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在夜间或清晨常常会加重,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咳嗽,而无明显的喘息、气急等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可能是由于气道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在运动方面,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此外,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哮喘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情况,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