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冷血杀手”多患情感冷漠症 从小神经器官受损

  1月7日,逃亡10年、身负13条命案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冷血杀手”成瑞龙在佛山市中院公开受审。

  从报纸刊登的照片中见此人:脸罩黑框眼镜,肤色偏白,一副书生模样,实难想象他所犯下的“死十次都不够”的大罪。成瑞龙在庭上恬不知耻地辩护:“说我没什么怜悯心?以我能力所及,要想报复社会,今天就不止13条人命了,130条都不止!”

  此等言论令人发指!

  不过,惊讶之余,亦觉其言行冷血之至,与常人出入太大。精神医学上称这种通常意义上的“冷血”为“精神变态”,亦可解释为“情感冷漠症”。

  “情感冷漠症”通常有两种病态反应:一种是“生理性”的,表现为对情感欠缺反应、迟钝、对人或事无兴趣、无责任感,不会关心人,不喜与人打交道,即使与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也无法与之建立真实的、更深刻的情感依赖。这种生理冷漠的人天生皮肤温度低,心跳速度慢。另一种则是极端虐待狂式的,以折磨和杀人为主要行为,对自己的行为无羞耻感无道德感,表现为明显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美国CBS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集《犯罪心理》中,有许多案件涉及这个领域,特别是对那些连环杀手的心理特点分析非常吸引人。剧中那位扮演精神医学分析专家的人即是美国知名的脑神经学家吉姆·法伦(Jim Fallon)。

  吉姆·法伦很有意思。据查在他的家族中每隔100年左右即会出几个冷血杀手,也许受“家族遗传基因”影响,这位出生于1974年、自称患有轻度“情感冷漠症”的教授竟然很早就对脑神经研究着迷。

  他认为,人的大脑结构中属于额叶部分的眼窝皮层是涉及社会伦理认知功能(包括社交、情绪控制、动机与责任等)的关键器官,如果它在幼年时受损或发育不完全,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处理伦理和道德判断的功能失效,从而在八九岁时就有精神变态行为,年岁越大则有可能坏事做得越多、越具破坏性。

  不过,成瑞龙的生理特点是否亦符合吉姆·法伦的分析,则不能由此推之。从研究角度看,上述两类人或许因为器官受损而导致行为异常,但另一类“精神变态的冷血杀手”———他们在身体器质上无任何物理损伤,精神上也有道德认知,以及行为判断能力和控制力,却为了享受杀戮的快感而行凶———这才是真正的人类恶魔。

  当然,“情感冷漠症”并非都会产生如此恶劣的社会后果,成瑞龙的案件可能是一个极端例子。

  “情感冷漠症”被广为人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士兵由于战争伤害而患上此类心理疾病。1950年,美国小说家约翰·多斯帕索斯首次指出这种心理疾病的“人文原因”:“冷漠”是生物个体面对太多或太复杂的生存或环境压力时的本能反应。

  现实生活中,我们遭遇更多的冷漠也许是“生理冷漠”以及从而延伸出来的“家庭冷漠”、“道德冷漠”……而这些可能缘于社会外部环境、身体疾病或生物遗传基因等因素。

  且不论“情感冷漠”缘于神经器官受损、外部环境或本能反应,至少目前有一种“冷漠症”可能更值得大家关注,甚至警惕———“青少年的情感冷漠”。

  目前心理学界有一种普遍担忧:在网络和电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可能更易患上“情感冷漠症”,其表现即是上网成瘾,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情友情冷淡无兴趣,缺乏内心体验,拙于表达,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如何治理这种“情感冷漠”,则是一道严峻的社会和医学命题。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冷血杀手”多患情感冷漠症?惊!有人天生不能看阿凡达(图)

“冷血杀手”多患情感冷漠症?小心!“尾货”真的淘到“宝”了吗?

“冷血杀手”多患情感冷漠症?“蚁族”你们准备好过年了吗?

“冷血杀手”多患情感冷漠症?蒙娜丽莎也有难言之隐!(图)

“冷血杀手”多患情感冷漠症?揭秘!世界最重男人减肥292公斤“瘦身”法(图)

(实习编辑:单文贤)

2010-01-13 15:29: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