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年龄恐慌”袭击外企白领

  “优美的办公环境、笔挺的西装、流利的外语,外加一部笔记本电脑,常坐飞机出差。”这是大多数人对外企的直观印象,可在这些华丽的外包装下,我们常常见到的是青春洋溢的面孔,却很少见到老成持重的中年人。难道外企只是年轻人的天下?

  质疑:在外企能干到退休吗?

  日前,某知名论坛上的一则《人在外企,45岁以后漂泊到哪里?》的帖子引起关注。发帖人对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做了总结,却悲哀地发现:中年以后,不知道出路在哪里?网友“后浪死在沙滩上”更是质疑道:在公司里,除了领导,几乎见不到45岁以后的普通员工。难道外企真的是年轻人的天下吗?事情不尽然,在某外资企业做行政管理工作的Anny说,有些岗位业绩压力大,中年人的体力渐渐跟不上,几乎没有干到老的,可一些办公室工作,中年人还是可以继续担任的。前段时间,他们办公室给一位普通老职员颁发了从业30年的纪念奖章,Anny自己也没想到,对于这样的老职员,公司非但没有嫌弃,还以资鼓励,外企也并非外界传说的那样冷酷无情。

  现状:年龄恐慌袭击外企白领

  在外企,员工在35岁左右就开始产生心理恐慌。张小姐大学毕业后在小企业奋斗了几年才进入现在这家外企,可几年过去了,她仍在原地踏步,看着自己日益失去光泽的脸庞,她的心理压力突然增多。“现在做什么都要求35岁以下的,这真是一个恐慌而又尴尬的年龄。” 张小姐感叹道。记者了解到,在外企,如果你到40岁左右还没有“一官半职”的话,确实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绩效考核时刻敲击着你的神经,公司并不会因为你年龄大而减轻你的工作量,或许你还得忍受年轻上司的责难,因此,大多数人会选择另谋出路。另一方面,你不想折腾,想继续“死扛”在这里,直到退休,可是公司却会找各种借口将你辞掉,因为他们宁可用低 薪的年轻人来代替你,除非你是公司认为不可或缺的人才。

  调查:外企退休制度与国内企业相似

  人到中年,自然会慢慢考虑以后养老的问题,外企的中年人少,是否与退休制度有关呢?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外企和国内企业一样,在员工退休后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员工在职期间个人和企业各分担一部分养老保险的缴纳。此外,有的企业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推出“员工持有股票计划”,即使退休以后,也还会有一定的收益。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则热衷于自己买各种商业险。36岁的阿林在一家外资银行做理财服务,而她自己也买了三四套商业保险。“我们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失业随时可能发生,趁年轻的时候就要多积攒一些。”阿林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外企员工的心声。

  出路:提前规划 未雨绸缪

  因为已经意识到即将出现的中年危机,外企里的大多数员工会在刚入职时就努力拼搏,争取升职,因此外企里的“斗争”更是残酷。当然也有人不愿卷入人事斗争,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将来以外企丰富的工作经历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这部分人以“80后”为主。也有一些人打算到中年时跳槽到中小企业,因为有外企背景支撑,他们一般会成为这些企业的骨干或领导。当然,也有职场人表示:年轻时多努力,赚够了钱就提早退休。某外资物流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陈女士建议:“在外企工作,规划越早越好,其次就是要不断学习。”陈女士说,80后在学历面前更胜一筹,所以年长的员工不仅要在知识上不断进修,更应该在见识、信息等方面加强学习”。最后还应该有好的心态,有些技术操作岗位上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中年人做中流砥柱。此外,有的企业会在员工工作10年后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指的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企业和员工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劳动合作关系,有人将这戏称为外企里的“铁饭碗”,一般来说,科研、行政等相对需要稳定的岗位会有这类的合同。

2010-01-13 10:37:00浏览1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