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97%的女性乱吃避孕药 广告宣传回避长期副作用

举报/反馈
2009-12-23 14:05:00

  “女人,其实需要很多保护,有些保护他可以给你,有些保护,××才可以做到……”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条广告由于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电影频道等轮番播出,已经让人耳熟能详。这是目前国内销量第一,也是我国最早上市的一种紧急避孕药的广告。然而,这类药品的热销并没有像其所宣传的那样,“三分钟,轻松解决你意外怀孕的烦恼。”有数据表明,由于避孕不成功而导致的人工流产量,近年内逐年攀升。上海对10所医院所进行的人流手术调查发现,13%的意外妊娠由紧急避孕失败所造成。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程利南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相当一部分女性由于对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不了解,从而长期、大量服用,导致药效降低,出现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紧急避孕药的使用,已经到了必须严管的地步了。

  铺天盖地的广告误导消费者

  “紧急避孕药”上了央视广告,这件事在几年前曾被人们认为是增加女性避孕知识的一个开明之举。可如今,记者在街头随访中发现,上至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下到20多岁的女性,都看过这则广告。年轻人觉得“这个广告拍得很好、不露骨”;但大爷、大妈们则有点担心:“拍得再好也是药,看多了年轻人会不会瞎吃啊?”

  事实上,除了电视广告以外,紧急避孕药的宣传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重庆大学研究生男生宿舍里,写着“年轻人随身携带首选紧急避孕药”的广告纸被塞进门缝。早在2002年,包括四川师大、电子科大、川大(华西校区)、川音等9所高校在内的医院或医务室门口,曾先后竖起18块高大、显眼的紧急避孕药灯箱广告。而北京百姓TAXI公司的出租车上,也一度张贴了紧急避孕药的广告。

  铺天盖地的紧急避孕药广告让很多女性认为,避孕药只有一种,就是紧急的,22岁的小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记者遇到她时,小孟正在北京妇产医院的计划生育科诊室外,等待自己的第三次流产手术。“这种药只要事后吃一粒,方便,也便宜,我们单位很多小姐妹都在吃。”谈及为何有了措施还会怀孕时,小孟连说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广告里宣称的“轻松解决烦恼”,到自己身上就不灵验了?像小孟一样不知还有长效和短效避孕药,只将紧急避孕药作为常规避孕手段的女性不在少数。新浪网针对4000多位女性进行的一项避孕认知调查显示,超过40%的女性一年会使用一次以上紧急避孕药;近13%的女性把它作为常规避孕手段。上海致联市场研究公司对2004年医药零售市场中口服避孕药的监测数据显示,紧急避孕药在所有避孕药的销售额中,占到了2/3。当年,某一品牌的紧急避孕药,销量超过3000万盒,销售额达到1.5亿元,这样的销量连厂家也始料未及。

  97%的女性在乱吃药

  作为非处方药,紧急避孕药在全国各大药店都有销售,要想购买非常方便。记者了解到,随着一系列节日的到来,各大药店紧急避孕药的销售高峰也随之来临。北京团结湖地区嘉事堂连锁药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期间、法定长假、圣诞节和情人节之后,紧急避孕药的销售额都会急速上升。“每年2月15日,来买紧急避孕药的人从早到晚没断过,平时日销量不到10盒的药,这一天能卖掉四五十盒。”北京同仁堂药店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每年情人节后,紧急避孕药的销量都比平时增加50%。“来买药的多是年轻女性,其中很多一看就知道是学生。”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研所研究员武俊青指出,紧急避孕药热销有三个原因:首先,作为非处方药,人们太容易获得,国家没有一个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其次,药店的药剂师缺乏必要的培训,没有且不能向消费者解释其特点和副作用。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在调查中发现,97%紧急避孕失败的女性在购买药物时,没得到正确的使用指导;仅有9%的药剂师知道紧急避孕药与一般口服避孕药之间有区别。“我曾装成顾客,去过10个药店,每次都买紧急避孕药。让我吃惊的是,没有一个营业员告诉我详细信息,包括怎么用和副作用等。”武俊青说。最后,生产厂家宣传的误导。所有关于紧急避孕药的广告中,都在强调使用的轻松有效,但对于服用次数和时间、超量服用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大部分药品在外包装及说明书上都没有提醒。事实上,市场上的紧急避孕药,国产和进口的加起来不下10种,有专家指出,它们大约都要三四个月才可以通过人体代谢排出体外,因此一年服用不能超过三次,一个月不能超过两次。“电视广告里面说的‘72小时’紧急避孕,其实是指必须在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服用越晚、效果越差;但很多女性以为只要在吃药后72小时内过性生活,就不会怀孕。临床上,因为这样错误用药而意外妊娠的女孩非常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范光升说。

  危害:轻则闭经重则不孕

  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候诊室里,记者曾遇到四五个20岁刚出头的女性。年纪轻轻,她们却已像更年期妇女一样闭经了。其原因都是一两年前,她们开始经常吃一种紧急避孕药。“开始一个月会持续出血,都搞不清月经周期了;半年以后,月经就不来了。”其中一名女性对记者说。范光升指出,就紧急避孕药本身而言,其副作用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和月经紊乱,但如果长期盲目、大量服用,后果极为恶劣。紧急避孕药含有大剂量孕激素,长期服用会抑制排卵,使女性长胖,增加血栓和偏头疼的风险。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还没发育完全,正常的月经周期也没建立,大量服用后会导致闭经,还可能造成卵巢早衰

  此外,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对近600名“少女妈妈”的调查显示,她们怀孕的平均年龄为17岁,其中21%曾使用过紧急避孕药,但失败率为81%。“紧急避孕药的有效率在85%左右,低于短效口服避孕药的99%和安全套的95%,且短期内频繁使用次数越多,有效率越低。”范光升告诉记者,反复、长期用紧急避孕药,极易出现意外妊娠。而人流次数越多,危害越大,轻则损伤宫颈、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重则丧失生育能力。

  国外不准随便卖

  国际上,不同国家对待紧急避孕药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必须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使用,且只能作为事后补救,肯定不会成为主流用药。比如德国、韩国和日本,除了必须持处方购买外,日本的药店干脆不允许销售,有需要的女性必须上医院就诊。在法国,紧急避孕药虽属非处方药,但做广告前必须由法国卫生安全和健康产品委员会负责审查。申报广告时,不仅需要提供“准备在哪儿摆放或在哪儿出售药品的说明”,还要明确广告对象,即准备对哪些人和商家推销。如果对公众健康有害、有欺骗行为等,相关部门会立刻收回广告投放权。2007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将紧急避孕药从处方药改为非处方药时,曾引起不小的争议。其结果是采取严格、科学的销售方式:药店必须配备专业药剂师和健康咨询人员,只有他们在场,女性才可以不需处方直接购买紧急避孕药;购药前,药剂师会先了解女性的月经周期、性行为发生时间,以初步评估其是否已经怀孕;随后,他们会清楚告知这类药物的潜在副作用,提醒女性要注意使用常规工具避孕;药物售出1周后,药剂师会进行电话回访,以判断女性是否出现副作用;3周后,还会再次电话确认,如果发现女性月经仍未来潮,会提示她进行妊娠检查。

  “在中国,整个社会都急功近利,紧急避孕药正好符合了社会潮流和老百姓的需要。”程利南表示。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有关部门对虚假医疗广告和名人做医疗广告监管力度很大,但是像紧急避孕药这样将药物当消费品宣传、对药物副作用避而不谈的广告,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目前,建议政府先将紧急避孕药管理起来,作为处方药销售,同时抓紧对药剂师的培训;几年后,等所有药剂师都能正规地进行避孕咨询时,再将它恢复为非处方药。”武俊青强调。程利南最后补充,如果女性已经服用了紧急避孕药,要注意:服药后呕吐的话,应在两小时之内补一颗药;先吃几块饼干、喝些牛奶可避免呕吐。过量、过频用药导致闭经,或点滴出血超过10天者,必须及时就诊。有血栓家族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乳腺癌患者、产后半年内的哺乳妇女及已怀孕的女性,最好慎用或禁用此药。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蜗居”——买房压力,白领早死十年

熬夜族(夜猫子),你睡着了吗?

“哥的寂寞谁能懂?”全面揭秘网购性用品黑幕(专题)

拒做“快男”!男人一生只有16小时性高潮(组图)

揭秘!一天250次性高潮的女人(图)

(实习编辑:黄妍)

范光升主任医师妇产科,国际医疗部,(健康医学部)体检中心,妇科 北京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