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都市人易患“身心耗竭综合征” 专家4大解脱法

屈英 临床一科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级甲等
都市人易患“身心耗竭综合征” 专家4大解脱法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年龄段的上班族都有疲于奔命的感受。但是身体和心理到了承受能力的临界值后,就容易发生“身心耗竭综合征”。这个概念近来被美国列入了精神障碍的范畴。本期请有关权威专家为我们解读这个新概念,指导大家如何预防该疾病。

  现 状:25—39岁中30%患病

  在这样一个“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时代,一种被称为“身心耗竭综合征”的疾病浮出水面,而且发病率正日益增长。那么,什么叫身心耗竭综合征,它有什么典型表现呢?

  身心耗竭综合征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J·弗罗伊登贝格尔提出的。弗罗伊登贝格尔指出,身心耗竭综合征是一种身心双重饱受折磨的精神障碍:在心理方面,他们情绪容易波动,睡眠不稳,而且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生理方面,他们腰酸背痛,消化系统出现紊乱。综合来说,患上这种疾患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情绪和身体都越来越差,愤世嫉俗,对人也越来越冷漠。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举了一个典型例子。拉里工作已经9年了,他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平步青云的背后是身心付出的惨重代价: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频繁地开会,周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直到有一天,拉里突然晕倒了,他头痛欲裂,心率加速,他以为自己得了中风,但医生却建议他去看精神科。最终,精神科医生确诊他患上了身心耗竭综合征。

  美国哈里斯互动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年龄在25—39岁之间的工人,1/3的人都患上了身心耗竭综合征。其中,中年人患上该疾病的人数最多,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被身心耗竭综合征所困扰。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一项调查发现,现在身心耗竭综合征对人健康的损害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虽然,这种身心疾病的人数还未有系统的统计数字,但已经被列入了《精神障碍的诊断及统计手册》中,被归入了“未分化身体形式症”之下。对此,美国精神科专家指出,几乎每个上班族都可能出现身心耗竭综合征,这一点值得警惕。

  危 害:身心耗竭综合征,在专家看来,无异于一场心理地震。精神病学家于尔根·施泰德指出,这是一种身体和心理共同出问题的疾病。无论是身体状况的恶化,还是心理的严重失衡,都会让身心陷入恶性循环。

  施泰德说,身心耗竭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都大同小异。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为了处理工作,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在办公室一直熬到深夜,在办公室不通风的环境中一坐就是一整天;吃快餐也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人饿着肚子硬扛着;取消了私人约会和聚餐,休闲时间只想蒙头睡觉。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的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补充道,他们完全把自己“孤立”了,人际交往少得可怜。“缺乏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和沟通,让他们少了一味最重要的缓冲剂。”舍德洛夫斯基说。

  这些都会使人体警报系统亮起红灯,肾上腺就会分泌压力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身体上的不适使患者的工作效率下降,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创意也越来越少,处理工作的能力也变差了,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也就相伴而生。另一方面,工作上无法调整的不良情绪越积越多,反过来也会将身体健康拖到濒临崩溃,出现神经衰弱、记忆力糟糕、厌食、整日病病歪歪等,甚至开始在酒精中寻找解脱。如果这两种状态交替往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引发过劳死。

  舍德洛夫斯基指出,身心耗竭综合征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身体和心理状况不断恶化的结果。如果你一周加班天数超过3天,连续几周的周末都搭给了工作,就要小心身体罢工了。如果你一上班就觉得焦虑或压力大,处理工作时觉得比平时更困难,就要当心心理失衡了。最好找机会放松一下或找心理咨询师做治疗,一旦身心交互出问题,就为时已晚了。

2009-12-03 14:59:00浏览20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