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食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黑食品

散装食品:“身份”信息难觅安全隐患不少

举报/反馈
2009-11-20 11:44:00
散装食品:“身份”信息难觅安全隐患不少


  无论在商场超市,还是集贸市场,散装食品一直以来因经济实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散装食品市场并不规范,在其包装、销售等方面仍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散装食品的消费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近日,笔者在江西省新余市部分超市、集贸市场调查发现,一些散装食品包装全无、信息不明,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规定。

  散装食品“身份”信息残缺不全

  笔者在新余市某超市看到,散装食品区整齐地陈列着水果、干货、糖果等散装食品,其中有的产品身份信息残缺不全。笔者拿起一包散装的葡萄干看到,电子秤标签上只写有产品名称、重量、售价、包装日期等,却看不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销售员解释说:“我们这些产品的保质期一般都是一年的,包装日期和生产日期差不多,所以只要按包装日期推算就可以了。”而集贸市场中售卖的散装食品更是鱼龙混杂,难以规范。在新余市城南、城北等几家集贸市场中,售卖的干货、卤制品、米酒等散装食品,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包装和生产日期,消费者购买只能凭眼力和嗅觉来评判这类散装食品的好与差,而确切的信息根本弄不清楚。

  除此之外,在某副食品店里,一位消费者要求看其散装糖果的生产日期,但该店老板解释说散装糖果是由大包装糖果拆开卖,只有大包装袋上有产品信息,该消费者最后找到了一张标明生产日期为2008年的合格证,才清楚地看到了散装糖果的“真实身份”。

  包装成本影响“身份”信息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散装食品存在信息不全、身份不明的问题,在一些大型超市中,部分散装食品在包装上具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规范信息,例如:果冻、糖果、萨其马、盐津脯子、牛肉干等食品,虽然都是散装售卖,但是经过细致包装,并且包装上标明生产日期、厂家、保质期等信息,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标明信息了解食品情况。

  据调查,这些散装食品往往是国内品牌食品,在包装上更加细致、规范,但在价格上高于没有包装及身份信息的散装食品。价格上的差异关键在于包装成本,小生产商、小作坊生产出来的散装食品,自然会减少包装环节,导致身份信息缺失,成为散装食品无身份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价格上的低廉,也许部分商家和消费者趋向于这些散装食品。

  食品监管部门表示,在贮存或经营散装食品时标明企业的“身份信息”是食品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律义务。

  规范完善销售方式

  据《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标准》规定,水饺、汤圆、面点等散装速冻面米食品和速冻中西式菜肴、肉丸、鱼丸、虾球等属于速冻调剂食品的不准“裸卖”。但在某些超市,汤圆、肉丸等冷冻的散装食品被放在毫无遮蔽的地方售卖,一些消费者直接用手拿取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拿出来后又放回售卖处,直接影响这些食品的卫生。

  面对散装食品市场不规范现象,更多的是要求按照法律法规得以实施,确保散装食品市场得到规范,经营管理日益完善,从而让散装食品的卫生安全得到保障,让消费者的健康得到保障。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甲型H1N1流感来袭 专家解答如何预防与治疗

  甲流究竟肥了谁的荷包?

  私宰肉、注水肉黑幕大起底

  奇闻之吻吻宝宝更健康(图)!

  一周最具看点之科研发现宅男退化论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