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疗体系如何体现公益:各国医改问题关键

  医疗体系改革是每个国家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政府如果增加投入,扩大公共医疗服务,就可能出现财政负担沉重、公立医院效率偏低的问题。如何在公益与效率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是问题关键所在。

  南美国家阿根廷的医疗卫生体系在为民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有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就诊人群有所区分,鼓励私立医院提高经营和服务质量,将中高收入群体吸引到私立医院就诊。阿根廷私立医院实行会员制,顾客每个月交纳的费用并不多,但是提供的服务较好,性价比非常高,因此对中产以上的人群很有吸引力。这样通过患者分流,大大减轻了公立医院面临的压力。公立医院则主要面向低收入阶层,由政府承担患者大部分诊治费用。

  其次,阿根廷医疗体系实施医药分家,医院负责开处方,患者凭处方自由选择到哪家药店购买药品。政府原则上不提供药品,但是低收入患者可以在公立医院获得政府免费发放的基础药物。阿根廷通过市场化与政府补助的方法大大减轻了患者购买药物的负担。

  另外一个南美国家巴西,社会贫富差距很大,尤其是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不平衡非常明显。针对这一现实,从1988年起,巴西确立了“统一医疗制度”,实行以全民免费医疗为主、个人医疗保险为辅的医疗制度,保证了各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居民的及时就医。

  巴西也实行医药分离。虽然一般常备药可以在基层卫生站免费获得,但许多药品仍需要患者自行到药店购买。为了减轻低收入家庭的药费负担,巴西政府2004年决定开办出售低价药品的大众药店,迄今已在全国219个城市开办了273家大众药店,覆盖人口达6000多万。

  再来看发达国家,英国实行医疗福利制度,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旨在为全体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其中第一级就是遍布各个社区的全科医生,他们为各自诊疗区域内的注册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政府财政根据注册居民数量多少提供的拨款。

  但是这个系统存在一些弊端,因为它按街道和社区为全科医生划分了确定的诊疗区域,如果不在这个区域内居住,哪怕只是一街之隔,医生也可以拒绝提供治疗。同时,每名居民都需要到相应的全科医生处注册,从此固定在这里看病,除非搬家或另外请私人医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也打算来一次“医改”。英国卫生大臣安迪?伯纳姆最近表示,将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打破原有的分区就诊制,让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全科医生,进一步提高医疗体系的公益性。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提供某种程度的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医疗体制被认为有两大痼疾:一是效率低、浪费大;二是公平性较差、分配不合理。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1月上台后,将医改问题作为任内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奥巴马的医改计划主要希望达到3个目标: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给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在他们经济支付能力范围内的选择,实现全民医保;缓解医疗保健体系给美国家庭、企业和政府带来的开支增长。

  由于涉及各方利益博弈,这一医改难度极大。但人们已发现,美国医改已开始从提倡医疗体系市场化向提倡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服务体系转变。

(实习编辑:陈炫瑛)

2009-11-02 09:09: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