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JNER: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皮层兴奋性的调节作用,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通过经颅磁刺激(TMS)进行的研究为中风患者的皮层神经生理学提供了关键的证据。运动功能受损伴随着受影响的初级运动皮质(M1)内的实质性变化。具体而言,皮质脊髓兴奋性降低,这可以通过缺少可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MEP振幅降低和静息/活动运动阈值(rMT/aMT)增加来反映。康复训练的效果与皮质内抑制的减少相关,反映在短间隔皮质内抑制(SICI)和长间隔皮质内抑制的减少。关于未受影响的M1内的皮质重组,正如神经影像学研究所表明的,中风患者中未受影响的M1在受影响手的运动执行过程中变得过度活跃。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中风患者倾向于恢复双侧感觉运动皮质的半球间平衡。然而,荟萃分析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一系列TMS测量值(如rMT、aMT和MEP振幅)无显著差异。

鉴于大脑皮层兴奋性与偏瘫臂运动损伤之间的关系,通过重复TMS(rTMS)进行的无创性脑调节(non-invisivebrainmodulation)已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它能有效促进中风后的运动再学习和运动恢复。根据大脑半球间不平衡模型,偏瘫不仅是由受影响的M1受损的皮质脊髓输出引起的,而且是由未受影响的M1过度的跨胼胝体抑制引起的,这可以通过大脑半球间抑制(IHI)和同侧静默期(iSP)来衡量。因此,有人提出了两种单侧调节方法,刺激或抑制受影响和未受影响的M1,以平衡双侧皮质兴奋性。早期研究表明,单次低频rTMS(LFrTMS)和高频rTMS(HFrTMS)分别应用于未受影响和受影响的M1时,可有效改善偏瘫手的运动性能。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看,LFrTMS可以显著降低未受影响的M1的MEP,以及从未受影响的M1到受影响的M1的IHI,而HFrTMS对受影响的M1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各种rTMS方案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评估,而LFrTMS对未受影响的M1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治疗形式。然而,以前的荟萃分析和综述通常只关注临床效果;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效果的系统性和统计学评价较少。由于皮质重组和运动恢复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必要考虑RTMS如何调节皮层兴奋性,以及大脑半球间不平衡模型是否是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假设。因此,本文进行了当前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评估四种形式的rTMS(即LFrTMS、HFrTMS、iTBS和cTBS)对一系列TMS皮质兴奋性测量的影响,包括rMT、aMT、MEPs、SICI、皮质内易化(ICF)和双侧M1s的iSP。此外,不仅评估了多次rTMS的累积效应,还评估了单次rTMS刺激的效应。本文发表在《JNeuroEngineeringRehabil》。

第一作者使用以下电子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INAHL和PEDro。文献检索使用“((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或(偏瘫)或(偏瘫))和((经颅磁刺激)或(TMS)或(rTMS))的关键词组合”。还进行了手动搜索,包括筛选以前系统性评论的参考列表,并在GoogleScholar中搜索相同的关键词。最后一次搜索是在2021年6月5日进行的。本研究关注rTMS单次和多次治疗的效果。因此,应用的纳入标准是:(1)对于研究多次rTMS的研究,必须采用适当的对照组;对于研究单次rTMS的研究而言,rTMS前和rTMS后测量之间的比较是必不可少的;(2)针对M1的rTMS研究;(3)纳入单侧中风成年患者的研究;(4)对大脑皮层兴奋性进行TMS测量的研究;(5)研究以英文发表。

目前的综述包括61项研究。低频rTMS可有效降低个体的静息运动阈值,增加非受刺激的M1(受影响的M1)的运动诱发电位,而受刺激的M1(未受影响的M1)则产生相反的效应。高频rTMS单独增强受影响M1的皮层兴奋性。间歇性TBS通过增加和减少受影响和未受影响M1内的兴奋性,在重新平衡双侧兴奋性方面也显示出优越的效果。由于发现的研究数量有限,持续性TBS的影响仍然没有定论。运动障碍与各种形式的TMS测量显著相关。

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回顾四种常用rTMS方案对单侧脑卒中患者皮层兴奋性的影响。未受影响M1的LFrTMS是文献中研究最广泛的一种。荟萃分析表明,它在增加MEP振幅和降低受影响M1的rMT方面是有效的,而对未受影响M1则相反。对受影响的M1应用HFrTMS可增加受刺激M1的皮层兴奋性,而对未受影响M1的皮层兴奋性无显著影响。与HFrTMS的调节作用不同,iTBS不仅增加了受影响M1的皮层兴奋性,还降低了未受影响M1的皮层兴奋性。少数研究调查了中风中的CTB,但无法得出确切结论。偏瘫臂的运动障碍与各种形式的TMS测量显著相关。

Bai, Z., Zhang, J. & Fong, K.N.K. Effects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modulating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NeuroEngineering Rehabil 19, 24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84-022-00999-4

2022-03-11 00:00:04浏览4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