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风向生变 2021跨国药企在华密集“瘦身”

在华40多年,跨国药企的“光环”正在逐渐褪去......

进入中国市场40多年,近年来,以罗氏、辉瑞、阿斯利康、诺华、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等为首的跨国巨头们正在密集“瘦身”,积极求变,今年来看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NO.1集采、医保冲击波:MNC裁员、出售“忙不停”

在尚未有集采前,跨国药企的部分原研药,即便是过了专利期,依然可以享受着超国民的待遇。集采后,随着国内仿制药的强大冲击,这种优待正在瓦解。而且由于集采重挫带金销售,重塑医药销售环境,不管中标与否,跨国药企们都在加速调整以适应中国医药政策变化。

从2021年开年起,业内就频繁传出MNC裁员、裁掉销售团队的消息——如年初,第一三共被曝出抗感染和呼吸镇痛产品线团队在进行裁员,被裁对象集中在北上广以外的区域,主要是产值低,年限短的代表。本次裁员的赔偿方案为:入职不满一年——N+3;入职满一年——N+5。

3月1日,业内消息称,据罗氏相关员工透露,罗氏的罗氏芬(头孢曲松)抗生素团队接到裁员通知,要求在月末3月31日离职。至于裁员的原因,据悉或是因为罗氏芬未达销售预期,且基于疫情的影响下,儿科患者大幅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也大幅下降。罗氏给出的赔偿政策是N+3。

3月5日,业内消息称,诺华中枢神经产品线的奥卡西平片的销售团队已被解散。关于解散原因爆料称,由于业务由市场项目驱动,目前被解散的销售人员大部分转入抗炎药Cosentyx(可善挺,通用名:secukinumab,司库奇尤单抗)团队,部分转入新产品团队。(此次奥卡西平片未进带量采购,仅为调整)

疑似受胰岛素集采影响,12月初,据“E药狗子”微信公众号消息称,诺和诺德打算在全国范围内裁掉15-20%比例的员工,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裁员是有N+1的赔偿。具体的通知以官方公布为准。

第一批裁员的对象主要是在试用期的员工和合同马上到期的一些员工,本次裁员的产品线,更多集中在基础胰岛素专职的这类专线,混合线的可能涉及较少。而11月26日,胰岛素国采的拟中标结果公布,诺和诺德有6个产品组7个品规的胰岛素产品中选,其降价的幅度均都在40%左右。

与此同时,赛诺菲也被爆裁员。集采前后,赛诺菲被爆出某中部省份的心血管与内分泌基层BU准备裁员,另一边是CNS线也有员工收到了裁员邮件。有小道消息称,赛诺菲胰岛素相关产品线变动也即将到来。

另一边,据“药叨叨”公众号消息,知名药企优时比制药将对帕金森团队的人员进行调整。此次调整的产品线为优普洛(罗替高汀),原因或是因为优普洛两次进行国家医保谈判,但都无缘医保目录,公司认为该产品整体产量太低,业务量不行等实施了此项调整计划。不过,由于该产品线就一个产品,国内的销售代表并不多,因此主要是进行内部转岗或少部分裁员,具体的赔偿方案并没有公布。

除了减员、销售团队调整,直接将成熟原研药出售也是跨国药企的一大选择。

3月29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将旗下卡培他滨片(商品名:希罗达)和盐酸厄洛替尼片(商品名:特罗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推广权授予百洋医药。2020年,希罗达和特罗凯在华销售额分别在15亿和1亿左右,两款肿瘤药的市场已经较为成熟。

6月4日,据自媒体爆料,礼来内部发布邮件通知,公司已与意大利制药企业美纳里尼签署协议,向后者出售希爱力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权利。礼来出售希爱力后,将集中资源加速重点疾病领域新产品及新适应症在中国的上市、优化业务推广模式。礼来制药将按照合同约定与美纳里尼进行工作交接,商务团队的电商及零售大客户团队的人员和工作安排后续公布。

NO.2产品线合并优化、业务调整频繁

为应对内外部环境,跨国药企在华积极求变,首要目标之一就是积极合并优化产品线,调整业务。例如:

第一三共:计划将心血管,抗感染,呼吸镇痛线合并,具体的合并日程不太清楚。据分析,第一三共本次公司内部重大调整的原因为:公司呼吸镇痛线乐松片和抗感染产品线可乐必妥片进入了第四批国家集采。

礼来:礼来中国对内宣布调整恩格列净(商品名:欧唐静)销售及区域市场团队,以及盐酸度洛西汀(商品名:欣百达)、他达拉非(商品名:希爱力)、特立帕肽注射液(商品名:复泰奥)混线销售团队(CCO混线团队)。

其中,礼来糖尿病联盟事业部调整业务模式,聚焦核心成熟市场,专注高潜成熟区域,为已有该产品使用经验的医生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服务。欧唐静团队将根据辖区内目标医院准入情况,优先保留相应岗位及人员。礼来此番调整的产品线当中不乏进入集采的品种,例如欧唐静和希爱力。

罗氏:“大刀阔斧”地进行罗氏中国转型升级,公司对产品线、业务模式和管理职能等进行综合调整,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罗氏将普药和特药事业部从过去的以产品线(如骁悉、雅美罗、罗盖全等)为主的业务模式,转向疾病领域与区域负责相结合的更加灵活的“新管线”业务模式。普药和特药事业部将成立免疫治疗领域、抗感染治疗领域、骨质疏松治疗领域、以及神经疾病治疗领域等四个管线。

8月份,罗氏内部开始迭代升级“敏捷转型”模式,从原有的“产品线业务模式”、广东和川渝的“区域模式”,以及淋巴瘤“生态圈模式”,整合为统一的“客户交互业务模式”,打造以疾病治疗领域为核心的业务形态。

阿斯利康:7月份,阿斯利康中国对消化和呼吸雾化业务进行合并,成立消化及呼吸雾化业务部。有分析人士称,阿斯利康调整背后可能还是因为集采。另一方面,阿斯利康负责县域基层等团队也迎来调整。12月16日下午,阿斯利康中国宣布将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全渠道事业部,任命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刘谦为全渠道事业部负责人,全面领导阿斯利康中国及县慢病业务部、零售业务部、社区业务部、飞鹰业务部及东五县域市场工作。同时,阿斯利康中国还宣布任命朱理琍为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数字化与商业创新部、商业战略与卓越运营部负责人。

辉瑞:9月份,辉瑞宣布中国组织变革,成立六大独立事业部,分别为医院急症、肿瘤、罕见病、炎症和免疫、疫苗、广阔市场,新架构已于今年12月1日正式生效。

赛诺菲:在胰岛素集采中,赛诺菲中选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来优时)和谷赖胰岛素(艾倍得)这两个三代胰岛素品种,也是唯一一家入围基础胰岛素A类名单的跨国企业。据了解,集采后,赛诺菲胰岛素针剂与口服药产品线合并、分为上量组与准入组。

NO.3 避开内卷,分道扬镳、扬长避短...

随着外部竞争激烈,跨国药企与国内药企之间的合作也开始有所动摇。

今年3月,先后有消息称,礼来中国与三生制药及其附属公司已正式停止合作推广优泌林系列产品及优泌林预充系列产品,为此公司内部决策层决议,将撤销所有三生制药集团营销中心代谢治疗领域事业部优泌林产品推广的相关岗位建制。

业内人士称,礼来中国此举或与其转型和调整中国市场布局有关。

当前国内已上市12款PD-(L)1,在网红PD-1在国内内卷形势下,企业间的联盟也开始有动摇的迹象。

12月8日,有消息称,礼来在中国的PD-1销售团队将收缩。礼来方面表示称,2022年1月1日起,2021年以来礼来负责的约15%医院拜访量将转交信达生物,信达将负责信迪利单抗在中国100%的医院拜访。

早前业内就有曝出,礼来PD-1销售团队的销售额没有达到公司预期或是难以达到预期等。日前,礼来中国区总裁季礼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有透露,礼来将与信达重新分工,信迪利单抗未来的市场将从大医院扩大到中小层医疗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亦有消息指出,君实和阿斯利康即将终止有关PD-1特瑞普利单抗的销售合作。

根据双方此前合作协议,自今年2月28日起,君实生物授予阿斯利康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在中国大陆地区非核心市场的推广权,以及后续获批上市的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的全国独家推广权。君实生物继续负责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除尿路上皮癌之外获批适应症的核心市场推广。

NO.4卖掉制药生产基地、注销子公司

另一边,昔日“黄金赛道”、挣钱的渠道等方面也变了。

2021年3月,辉瑞决定停止在中国生产生物仿制药,并卖掉了建成使用不到三年的杭州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这家工厂花了20多个亿,自从建成还没有正式投产。

资料显示,辉瑞于2016年在中国杭州投资3.5亿美元建立了该生物类似药生产基地,这是其第三家全球生物技术中心。该中心原计划在中国生产三种生物类似药:罗氏Avastin和Herceptin以及艾伯维Humira的生物类似药。

辉瑞杭州工厂和基地内的辉瑞员工将被药明生物一并接收。辉瑞及药明生物均未透露交易金额,也未透露交易完成后将生产的药品。该交易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将迅速提升药明生物原液和制剂产能,满足激增的商业化生产服务需求。

在注销子公司方面,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则先后有所动作。业内人士称,当前国内医药环境急剧变化,对于跨国药企而言,旗下所设立的一些商业公司就变得可有可无。

3月15日,江苏省药监局发公告称,根据《行政许可法》、《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经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医药有限公司书面申请,决定注销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医药有限公司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证号为:苏AA5100400。

注销药品经营许可证意味着该公司无法在国内销售任何药品。据了解,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医药有限公司系百时美施贵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在江苏省无锡市注册成立的子公司。该无锡子公司成立后主要专注于仓储业务。

此外,百时美施贵宝中国动作也是相当之干净利落——2021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注销226个药品的注册证书,其中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主动申请注销12种产品:包括氨麻美敏口服溶液、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多维元素片、卡托普利片、头孢拉定胶囊等。

6月28日 ,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关于注销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标主体的通知(晋药招〔2021〕64号)。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已注销,不再负责任何进口药品代理和投标工作。

资料显示,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7日,法定代表人为齐欣。经营范围包括在华投融资、设立研发中心,以及在国内外市场以代理或经销的方式销售公司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还涉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代理、经销或设立出口采购机构(包括内部机构)的方式出口境内商品,并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出口退税等。

NO.5 断臂求生?!或直接“整体”出售

2021年5月,据路透社报道,萨克勒家族所拥有的Mundipharma International Ltd.(萌蒂制药)正出售其中国业务部门,交易价格可能超过十亿美元。萌蒂制药正邀请包括私募、国内药企、跨国药企等潜在买家竞标,初步报价或在5月底前完成。

萌蒂中国于1993年在中国成立,主要从事镇痛药的专业研发、生产和推广,目前,萌蒂中国在华上市的核心产品主要包括癌痛、非癌痛、围术期疼痛、消费保健品4大领域9款产品。

萌蒂制药和普渡制药都为萨克勒家族所有,其中,萌蒂制药负责在海外代理销售普渡制药包括奥施康定、美施康定等产品。

在出售萌蒂中国的计划中,萨克勒家族同时向收购方提出了43亿美元的和解协议,以收购普渡制药,解决其在美国持续的阿片类药物诉讼。此前,普渡制药由于面临近3000宗诉讼,已于2019年申请破产。

据业内人士透露,萌蒂制药中国业务出售的一大原因,极有可能是萨克勒家族在普渡制药上深陷天价赔偿的泥潭,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不过,后续萌蒂中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官方渠道的信息。萌蒂中国是否会被出售,出售后中国业务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未来将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注:以上统计参考自过去一年业内报道,若有遗漏,欢迎留言补充。)

2021-12-30 17:34:43浏览1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