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垃圾场捡毒奶粉重新加工出售 获利万元判刑2年

  “三聚氰胺”曾让人谈奶粉色变,但居然有人捡来垃圾场内欲销毁的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奶粉”,重新加工后假冒品牌牛奶出售。今天,上海市一中院对这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作出终审裁定:判处段某有期徒刑二年,罚金一万一千元人民币。

  据悉,2008年河北发生的“三鹿奶粉”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国人对奶制品若掺入“三聚氰胺”物质不能被人食用和销售已是人人皆知。去年12月间,安徽来沪人员段某伙同他人在奉贤区星火农场附近的垃圾场内,捡拾到某乳业公司欲在该处销毁的袋装奶粉约1000千克,以1.1万元的价格将奶粉倒卖给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七灶村冯家宅72号无名加工厂老板赵某,用于生产假冒的瓶装牛奶。

  今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举报后,在赵某的仓库里查获从段某处购买的奶粉1273袋(重509.2公斤),其中1015袋(重406公斤)中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三聚氰胺,其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其中含量最高为134mg/kg,最低为1.35mg/kg。一审法院认定段某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罚金人民币一万一千元,并将违法所得,予以没收。段某不服,上诉至一中院。

  二审法庭上,段某承认自己销售毒奶粉的事实,也承认了他曾对赵某谎称这批奶粉是由自己通过内部渠道从厂家得来的,但辩称隐瞒奶粉来路,是为了防止赵某不给钱,并不知道捡拾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自己和家人也都吃过这些奶粉。

  一中院审理后认为,原审认定段某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量刑并无不当,且审判程序合法。据此,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健康黑榜之安全套也能回收变牌子货

  曝光大学校园里黑暗的饭堂

  如何帮助90后心理“断奶”?

  离谱!男婴竟被收4次“子宫切除费”

  小心!与甲流患者2米内谈话10分钟就感染

(实习编辑:林文生)

2009-09-24 08:11:00浏览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