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做完胃癌手术,并非一劳永逸:这5件事,医生希望你多留意

一提到开刀,大家都关心手术风险有多大,可能会发生什么并发症。而胃癌手术其实就是胃大部切除加胃肠道吻合重建,因此,术后可能会发生出血、吻合处狭窄、吻合口破裂等术后早期并发症。

胃癌手术后,应如何帮患者护理?医生:5件事要先做好

如何应对这些并发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表示,由于手术可能会改变胃肠道结构,可能会导致食物进入小肠过快、小肠内容物反流到胃、消化吸收不良,进而可分别导致倾倒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营养不良和贫血等术后远期并发症。但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术后仔细操作,术后注意各项医疗护理措施、患者谨遵医嘱,大部分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术后患者和家属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来避免这些并发症,并加快术后恢复呢?李兆申教授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其一,手术切口护理。

同其他外科手术一样,胃癌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伤口感染,伤口拆线前应尽量避免碰撞挤压。发现伤口有明显发红、肿胀、化脓、渗血、疼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胃癌手术后,应如何帮患者护理?医生:5件事要先做好

其二,引流管护理。

胃癌手术后一般会留置一根或数根腹腔引流管。引流管可以帮助引出腹腔内积液,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引流液的变化也反映术后病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患者在翻身或下床活动时应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其脱落。发现引流液过多或过少、颜色有明显变化等情况均应告知医护人员。

其三,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可以减少肺炎、肺不张的发生;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气,减轻腹胀、增加食欲。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避免排尿障碍。

术后活动分床上活动和离床活动两种。床上活动主要是为患者翻身、拍背、抬高下肢、活动腿部等。带有各种导管的病人在活动过程中应保护好导管,以免扭曲、折叠、折叠、脱落。离床活动应该在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或家属陪同下进行。最初可在床边、室内慢慢走动,后期可视情况外出散步。

其四,术后饮食。

胃切除术后一般1-3天内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当肠内气体从肛门排出后,患者就可进食少量清流食,如米汤、果汁等,每次饮用50-80ml。3-5天后如恢复良好可改为流汁饮食,如稠米汤、清肉汤、清鸡汤等,一天5-7餐,每次100-150ml。术后1-2周,一般可以过渡到半流饮食,如米粥、烂面条、鸡蛋羹等。术后初期不宜吃产气过多(牛奶、豆浆、黄豆)以及纤维素含量过高(芹菜、洋葱、粗粮)的食物。患者出院后可根据情况过渡到软食,术后3-6个月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逐渐恢复到普通饮食。

胃癌手术后,应如何帮患者护理?医生:5件事要先做好

其五,定期随访。

有些患者认为胃癌手术时一劳永逸的,忽视了术后的随访。我国2018年版为爱诊疗规范推荐:对于早期胃癌,开始头3年每个6个月随访1次,然后每1年一次,随访到术后5年;对于进展期胃癌,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1-3年内每半年随访一次,术后3-5年每年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化验(CEA和CA19-9\CA724等)、功能状态(PS)评分、体重检测、超声或胸、上腹部增强CT检查。此外推荐术后1年内进行胃镜检查、每次胃镜检查行病理活检若发现有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则需在3-6个月复查胃镜。建议胃癌术后患者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2019-04-29 10:00:00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诊疗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礼全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初期褐色分泌物怎么回事
怀孕初期出现褐色分泌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涉及多种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着床出血、激素波动等;疾病因素则可能涉及先兆流产、宫外孕、宫颈疾病等。一、非疾病因素:1、着床出血: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时,可能会轻微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少量出血,排出体外后呈现为褐色分泌物。这种出血通常发生在怀孕初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激素波动:怀孕初期,体内黄体酮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子宫内膜不稳定,从而出现少量褐色分泌物。这种情况通常为暂时性,可通过休息和营养补充来改善。二、疾病因素:1、先兆流产:褐色分泌物可能是先兆流产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当伴随下腹痛或腰酸等症状时。此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黄体酮类药物进行保胎治疗。2、宫外孕:宫外孕是指胚胎在子宫腔外着床,可能导致褐色分泌物,常伴有腹痛、停经等症状。宫外孕是一种紧急情况,需通过超声检查和血HCG检测确诊,并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3、宫颈疾病:如宫颈炎、宫颈息肉等,可能因孕期激素变化导致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必要时进行局部治疗。建议在出现怀孕初期褐色分泌物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等,有助于减少分泌物的发生。定期产检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尖锐性湿疣初期症状
尖锐湿疣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淡红色小丘疹、局部轻微瘙痒、疣体表面湿润等症状,若发现身体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并治疗。1、淡红色小丘疹: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引起,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内潜伏并复制。在初期,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异常增殖,逐渐形成肉眼可见的病变,表现为淡红色的小丘疹。这些小丘疹通常质地柔软,多发生在生殖器及肛周等部位,因为这些地方温暖潮湿,为HPV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随着病情发展,小丘疹会逐渐增大、增多。2、局部轻微瘙痒:病毒感染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免疫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释放炎症介质,会刺激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导致局部出现轻微瘙痒感。同时,疣体的生长也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刺激,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瘙痒感通常比较轻微,容易被患者忽视,但搔抓可能会导致疣体破损,增加感染风险,加重病情。3、疣体表面湿润:病变部位处于生殖器及肛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本身就容易出汗,且分泌物较多,加之疣体的生长使得局部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组织液渗出增加,所以疣体表面常常呈现湿润状态。这种湿润环境又有利于HPV的生存和传播,使得病情更容易发展,还可能引发细菌等其他病原体的滋生,导致局部感染,出现异味、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内裤要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避免交叉感染。另外,避免性生活,防止传染给他人或自身再次感染。同时,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按时复查。
李新宇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甲
人得了眼线虫的初期症状
眼线虫感染的初期症状主要包括眼部异物感、分泌物异常、结膜充血水肿及视觉改变等,该疾病主要是成虫寄生于眼结膜囊内,虫体乳白色呈丝状,活动时引发机械性刺激与免疫炎症反应导致。人类感染多因接触受染宠物(犬猫)眼部分泌物,或通过果蝇等媒介传播。1、眼部异物感:虫体在结膜囊内移动时直接接触角膜与结膜上皮,引发持续性异物感。患者常描述眼内有细沙摩擦感,症状晨间较轻而傍晚加重,与虫体活动周期性相关。部分病例可见虫体暴露于睑裂处,呈白色线状蠕动。2、分泌物异常:若继发细菌感染,则会导致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晨起时眼睑常被分泌物黏合。分泌物含嗜酸性粒细胞与虫体代谢产物,实验室镜检可见夏科-雷登结晶。长期感染可致泪道阻塞,形成慢性泪囊炎。3、结膜充血水肿:虫体体表抗原引发Ⅰ型超敏反应,进而会导致结膜充血呈鲜红色,睑结膜乳头增生呈铺路石样改变。严重病例出现球结膜水肿,突出于睑裂外形成鱼泡眼外观,伴眼睑闭合不全。4、视觉功能改变:当虫体直接遮挡瞳孔或引起角膜上皮损伤时,会导致暂时性视力下降。长期炎症可致角膜云翳形成,散瞳检查可见前房浮游物。部分患者出现调节痉挛,表现为近距离阅读困难。建议患者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及疫区果蝇,宠物需定期驱虫。确诊后需由医生取出完整虫体,并遵医嘱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手术取虫后应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复发及并发症。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初期流产的症状有哪些
孕初期流产可能会出现阴道出血、腹痛、腰酸坠胀以及妊娠反应消失等症状。为了预防流产,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1、阴道出血:这是孕初期流产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出血的颜色可能为鲜红色、粉红色或褐色,出血量也因人而异,可能是少量的点滴出血,也可能是大量出血,类似于月经量甚至更多。出血可能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2、腹痛:流产时子宫会收缩,以排出胚胎及其他妊娠组织,从而引起腹痛。腹痛的程度和性质各不相同,有的孕妇可能会感到轻微的隐痛或胀痛,有的则会出现较为剧烈的绞痛,疼痛部位通常在下腹部中央或两侧。3、腰酸坠胀:怀孕初期,孕妇可能会有轻微的腰酸症状,但如果出现流产迹象,腰酸的感觉会明显加重,同时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感,就像来月经时的那种坠胀不适,且这种感觉会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4、妊娠反应消失:孕初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孕妇会出现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嗜睡、乏力等一系列妊娠反应。但如果发生流产,体内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这些妊娠反应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此外,孕妇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药品、辐射等。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