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记者:男性和女性心脏病的表现有所差异,您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王院士: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男女两性冠心病,无论在其临床表现,或是诊断和治疗上,共性是主要的,差异是次要的,不能过分强调差异。
在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方面,国外有研究发现,2/3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是以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为初发表现,而女性中则半数以上以心绞痛为首发症状。女性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所占比例高于男性,而心电图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低于男性。
通常,女性患者年龄更大,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非高龄 (<75岁) 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临床表现往往较同龄男性患者更为严重,心动过速、肺部啰音、心脏传导阻滞更为常见,入院时患者Killip分级(冠心病程度分级)更高。因心肌梗死住院的女性患者,其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包括出血、中风、休克、心脏破裂及反复胸痛等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但这种差异在校正年龄及合并疾病等因素后没有实际意义。
记者: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性别差异吗?经皮介入治疗能否用于老年女性心血管病患者?
王院士: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根据性别来决定。现在心血管科医生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年龄和性别因素本身,都不是决定要不要经皮介入治疗的因素,而是要根据病情考虑。
值得提出的是,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有使用不足的问题,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采用介入治疗确有益处。但在很多医疗机构,还要防止介入治疗的扩大化。对绝大多数比较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和药物治疗相比,介入治疗即使有益,也很有限。而且,介入治疗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经过介入治疗的患者,更要重视药物治疗。
记者:预防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能用于女性吗?
王院士:预防分几个级别。一级预防是防止还没有得病的人发病;二级预防是对已经得了病的人,防止病情的复发;三级预防是已患病的人,积极地予以治疗和指导康复,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疾病的发展和出现并发症。
就二级和三级预防来说,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那就是,阿司匹林也能用于女性冠心病患者,而且应当积极使用,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很多患者没有用这些药,耽误了治疗。阿匹司林很便宜,但效果非常确实,可以说是冠心病患者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但就一级预防来说,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考虑。药物不仅有益处,也有不良反应。使用药物预防疾病,要权衡利弊,算算是好处多,还是害处多,还要算值不值得。相对来说,中国人冠心病发病率还是比西方人低很多,特别是女性更低些。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方面是,我国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小剂量阿匹司林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风险(虽然这点目前证据不是很足)。我个人认为,普通女性不要轻易服用阿匹司林来预防冠心病。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是否服用要和了解自己情况的医生商量。
记者:女性能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吗?
王院士:2007年发布的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对有血脂异常的人,包括女性,根据其可能患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决定是不是要用调脂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治疗,这是比较科学的方法。
对于得冠心病风险很小,也就是估计10年内得冠心病的风险小于5%的人,暂不考虑用调脂药;只有血总胆固醇高于6.99mmol/L(毫摩尔/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92mmol/L时,才考虑用调脂药。我国女性中,只有极少数人10年冠心病风险高于5%。因此,除非是有糖尿病的人,一般女性绝大多数都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强调一句,这是指没有患冠心病的人而言。如果得了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是应该用的。
王士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老年心脏病学和老年急救医学专家,我国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老年心脏病和老年急救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临床综合征——老年多器官衰竭,并提出老年多器官衰竭的肺启动机制学说,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出版了我国首部《老年心脏病学》和《妇女心脏病学》专著,创办了《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及英文版《老年心脏病学杂志(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推荐阅读:心脏病手术后女性死亡率是男性2倍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安庆市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深圳市人民医院一门诊 心血管内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7号(东址大楼);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8号(儿医大楼)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康健路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长铺镇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街道保健路2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莆田市涵江区顶铺街36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