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乙肝 > 乙肝抗病毒

乙肝耐药=每年多花4千元

举报/反馈
2008-12-31 08:27:0039健康网社区

  初治乙肝应首选低耐药药物

  名词解释:

  预防耐药:指在乙肝患者初始治疗时,选择降病毒能力强、耐药发生率低的抗病毒药物,积极主动降低耐药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耐药发生,其本质是一种预防策略。

  预测耐药:指在患者使用耐药发生率较高(即具有低耐药基因屏障)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后,根据患者早期治疗的应答情况及时调整、改变现有治疗策略,以延缓或相对降低耐药的风险,其本质是一种随访观察策略。

  挽救治疗:指在患者发生耐药之后,才改变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加药或者换药),其本质是一种补救策略。

  然而,“预防耐药”的策略在临床上应用起来却有一定困难。与会专家表示,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患者的不理解。张欣欣说:“目前多个国家、地区的乙肝防治指南均推荐,在乙肝初始治疗时,就应尽可能地选择最强效、最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然而,这些高效药物也意味着高价。

  据了解,在中国目前获得批准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四种核苷类药物中,拉米夫定类和阿德福韦类药物五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70%和29%;替比夫定类药物用于e抗原阳性患者和e抗原阴性患者两年的耐药发生率分别为21.6%和8.6%;而恩替卡韦类药物由于在初治患者中能产生高耐药基因屏障,其五年的耐药发生率仅为1.2%。不过,恩替卡韦类药物在疗效强、耐药发生率低的同时,价格也比其他药物贵了差不多50%。因此,如果医生在一开始就给患者用这类药物的话,患者往往会抱怨:“怎么不先给我用便宜的药试试,不行才用‘贵药’?”

  对此,张欣欣认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早期病毒学应答情况是预测耐药发生率的重要指标。在治疗早期把病毒抑制得越低,出现耐药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且,这种患者眼中的“贵药”从单片的费用看,价格确实比其他药物高了,但从长远来看,患者耐药的发生率降低,反而能节省下专家门诊、住院治疗、耐药检测等费用。因此,这些疗效强、耐药低的药物已被多个乙肝防治指南推荐为慢性乙肝患者初始治疗一线用药中的优先选择。“我们建议,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患者应该尽可能在初次治疗时就选择病毒抑制作用强的药物。”

  

 想了解更多肝病的相关知识,请点击>>>> 肝病频道

 

(实习编辑:李杏)

2/2下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