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3 13:47:39
选择医院是看病的第一步及关键一步,对诊断和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的。对患者来说,并不是医院越有名、规模越大、病人越多就越好。因为每家医院各科室的水平并不尽相同,再大的医院也有相对薄弱的科室,有些小医院也有很强的优势科室和特色诊疗项目,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看医院性质,一般来说,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实力雄厚一些。因为医院依托的是医学院或者医科大学的师资教学力量,对于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都会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看医院名气,一家好的医院,总会在当地患者中留下好的印象。去就诊之前,不妨在各平台看看看评价,初步了解一下这家医院的综合评价。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相对于综合医院来说,专科医院的科室设置较单纯,对某一方面疾病的研究也较透彻,比如肿瘤医院和妇产医院。选完医院后,下一步就是选择一位认真负责任的好医生。尽管实力较强医院的医生都有丰富的经验,但对于疑难杂病来说,选位好医生就至关重要了。因为不同的医生其擅长治疗的疾病也不同。
看来,要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医院,还需要患者自己及其家属多考察多费心才行。只要做好了这些了解,才能选择到一家合适的医院。希望以下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儿呢?如何预防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小。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动脉硬化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问题,那么,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儿呢?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有关。但是,肥胖、吸烟、大量饮酒、内分泌紊乱、压力大、精神刺激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运动量不足以及年龄都与动脉硬化有关。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动脉硬化呢?
合理的饮食可防治动脉硬化,因为血脂升高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所以饮食防治的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血脂。
1、适当控制总热量: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每月体重适当减轻。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卵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2个。
3、少吃动物油: 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为主。因为动物油中主要为饱和脂肪酸,所以应尽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
4、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多种维生素都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谷类的环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等有用成分。
5、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 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苑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6、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 进食次数多些有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此外由于烟酒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经常喝茶是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酸,能减轻血清胆固醇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能预防血管硬化。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心脑血管科中医专家提醒您,要注意防血脂、血压、血糖等,有问题请咨询在线专家答疑!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医生团队 MORE+
王忠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擅长: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等全身血管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闭塞。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眩晕等心血管疾病及风湿免疫病等疑难杂症。
龚洪海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周日出诊
擅长:以传统龚氏名方为基础成功创立的方剂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动脉斑块、心绞痛、心衰、心肌炎、心律失常、房颤、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中风、早搏、肺心病、头晕、头疼、脑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鲁卫星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三下午
擅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气血痰瘀理论的应用及研究和中医药疾病防治的研究。先后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项,主持部级科研课题1项,获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