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十二医院儿科

家长需警惕孩子还在尿床

2023-11-30 14:32:23

A-A+

尿床,在临床上称为"尿失禁",是尿液不受控制的流出。其实,孩子在5岁之后就可以控制夜尿了,不会再出现尿床的情况了。但还是有部分小孩在5岁之后还会经常出现尿床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孩子会经常出现尿床的情况呢?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尿床的情况

  1、水喝多或太疲劳:如果孩子睡前喝水过多、吃了太多水分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夜间产生的尿增加,而且白天玩得太累了,晚上睡得太沉了,感受不到尿意,所以不能唤醒自己起床去排尿,就可能会发生晚上尿床的情况。

  2、环境突变:孩子尿床这个事,有时是因为环境突变造成的。当孩子的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比如换房间、上幼儿园、弟弟妹妹出生等,就可能会出现本来已经不尿床但又突然开始尿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爸妈需要多关心孩子,帮助孩子适应这些变化,不要因为尿床而责备,甚至惩罚孩子。但如果宝宝不尿床超过 6 个月之后又突然开始尿床,还是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3、遗尿症:小儿遗尿症病因复杂,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尿动力相关肌肉不协调、睡眠觉醒障碍、家族遗传、精神心理、器质病变等因素都能够导致遗尿症。

  4、 孩子心理压力大:如果孩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比如突然进入陌生环境、受到严厉批评、父母离异等等,都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继而导致尿床。

  5、 遗传:如果孩子父母在童年时有尿床的经历,那孩子如果尿床很可能就是遗传了,遗传性的尿床几乎没有好的医治良方,只能等孩子长大后慢慢自然康复。

  6、脑干功能发育延迟;由于大脑,脑干的功能发育延迟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弱或脊髓各神经传导通路障碍,导致膀胱及尿道控制失调而遗尿。

  7、膀胱自身发育不完善:膀胱壁肌肉的无力或活动低下、膀胱出口阻塞,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导致无法排尿(尿潴留)。尿潴留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可发生溢出性尿失禁。

  8、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抗利尿激素是脑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得越多,水的重吸收也越多,尿液越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越少,尿液越多,孩子越容易尿床。

  9、可能因为生病;如果孩子膀胱功能发育比较慢的话,或者尿路感染、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都可能会尿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高烧,孩子意识模糊身体不舒服,可能会导致憋尿时间过久尿床。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孩子智力迟缓造成了危害,治疗智能迟缓 选对方法很重要 下一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当心患上“多动症”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