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

糖尿病肾脏疾病这10大误区,医生和患者都知道!

2023-08-27 16:46:31

A-A+

糖尿病肾脏疾病这10大误区,医生和患者都要知道!

糖尿病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DM)所致的肾脏损伤,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等)。临床上以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主要特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又常常久坐不动,越来越多人患上富贵病---糖尿病,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已成为我国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因,是死亡风险极高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但是,目前有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此,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误区1:糖尿病初诊时不会有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很多患者误以为只要没有 腰疼、水肿等症状,肾脏就没有问题,这是极大的误解。1型糖尿病(T1DM)多发病于青少年时期,在诊断5年后可能才有尿白蛋白水平升高,出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而多数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所以发病时间难以确定,约%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有尿白蛋白水平升高,这说明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可能就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了。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诊断糖尿病肾病,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误区2:糖尿病肾病一定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但两者并非完全一致的关系。

一旦发现糖尿病肾病,不一定会合并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微血管出现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出现糖尿病肾病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比较大,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DR的比例可能仅60%左右。但这并不代表如果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就一定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出现了糖尿病肾病的时候,要同时进行眼底检查排除视网膜病变,这样可以达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也避免了对DR的漏诊。

误区3:糖尿病肾病一定有白蛋白尿吗?

不一定,蛋白尿作为肾脏损伤的经典标志物,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先有微量白蛋白尿,然后出现大量白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然而,有研究发现,在eGFR>60 ml/(min·㎡)的糖尿病患者中,部分患者的尿白蛋白为阴性,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存在白蛋白尿。

误区4: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就是糖尿病肾病吗?

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时,肾脏损伤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通常表现为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KD)和糖尿病肾病合并NDKD等3种情况。对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而言,如果能确定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因果关系则可考虑诊断糖尿病肾病。通常T1DM病程10年以上,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因果关系基本可以确定。而T2DM患者发病时间常不确定,应综合考虑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下降程度与速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等。误区5: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胰岛素比吃药降糖好?

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的,那是不是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就能降低血糖呢?但事实上胰岛素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高血糖长时间没有得到控制,会让肾脏结构以及功能受损而诱发1型糖尿病肾病,可引起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表现。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有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此时应该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注射,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减轻肾病症状。2型糖尿病的旧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由相对缺乏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导致的,严重时会诱发2型糖尿病肾病。一般2型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以口服降糖药物为主。

误区6:糖尿病肾病患者尽量晚透析甚至不透析?

糖尿病肾病进展至ESRD时,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排斥透析,坚持保守治疗,等到出现严重水肿、心力衰竭或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时才接受透析治疗。实践证明,适时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对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和住院需要,而且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长期存活率。

误区7:只要控制好血糖就不会患糖尿病肾病了吗?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环节,但高血糖并不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仅有因素。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糖代谢异常、血脂紊乱、炎症反应、肾脏缺氧、纤维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好血糖,还应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适当的运动、膳食的调理、控制体重及血压血脂等综合治疗,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误区8:糖尿病肾病患者宜不吃主食?

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应该占到每天应摄入总热量的50%~65%,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吃主食,而且主食尽量要选择热量比较低、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以以荞麦面、莜麦面、大麦、麦麸、陈粟米为主食。因为这些食物均属低热量食品,且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因此很适合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作为主食食用。另外,糖尿病肾病患者宜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营养均衡。

误区9:糖尿病肾病患者宜高蛋白饮食?

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是通过发现蛋白尿而被诊断的,而且当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这让患者以为是不是可以通过高蛋白饮食来增加血液里的蛋白含量呢?事实上,长期高蛋白饮食不仅会增加肾脏负担,还会加重甚至诱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掌握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必须视以下情况以及肾功能的情况而定。

1,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尚未衰竭时,可以多进食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八十克到一百克,尽量食用动物蛋白。

2.,当糖尿病肾病患者有肾功能不全、尿素氮很高时,调整蛋白质的入量就很重要,对于体重70公斤的患者,每日可摄入21克蛋白质,可产生7克尿素,从肾脏排出。肾功能奇差,每日7克尿素排出也困难时,此时可从尿中药素排出量的测定,间接了解患者可以摄入蛋白质的量。

3,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有氮质血症,治疗上有一定的矛盾,要查尿素氮估计患者每日所能接受的饮食蛋白质含量和输血浆、白蛋白、氨基酸等。

误区10:得了糖尿病肾病都会发展为尿毒症吗?

大部分糖尿病肾病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但是也不是肯定的。有一部分的糖尿病肾病的病人经过正规的处理,包括积极的降糖、降压、保护肾功的治疗,可以有部分逆转,甚至维持长期的糖尿病肾病在稳定的时期内,部分病人不会进入到尿毒症期。因此,早期诊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温馨提示

由于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不舒服,因此,不容易被重视起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每年定期查尿检和肾功能,及早发现肾病的蛛丝马迹,一旦发展到大量蛋白尿期,肾病进展速度会显著加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没有症状时就让大家管理好指标,很多人意识不够,动力不强,可一旦等到严重了,又后悔莫及,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对于已经发现糖肾的患者,也别灰心,配合医生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药物,争取将尿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早日控制在安全范围,保持肾功能稳定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加油!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肾病患者的饮食,大有讲究! 下一篇:痛风居然会伤肾?痛风患者记住这九项护肾法则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