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刘家窑中医医院

不同年龄段发生心律失常的种类不同,怎样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2023-08-31 13:22:39

A-A+

  心律失常是指任何病因引起的心脏冲动形成或传导异常。以心悸、心跳停歇感、胸闷、乏力、眩晕,甚则昏厥,心电图提示各种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特征。各类期前收缩、阵发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维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均为心律失常的临床常见类型。

  在医学上,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心律失常的种类不一样,与此相对应的发病人群和发病概率也都不一样。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中青年人群

  房性心律失常----老年人群发病率更高

  室性心律失常----在缺血性的冠心病患者中多见

  早搏----可见于各年龄段病人

  “室性心律失常是危险的,是因为它可以带来猝死。”我们常在新闻报道上知道的马拉松选手在一些比赛时倒地猝死身亡,大多是出现了这种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抢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的重要的常规手段,是体外除颤。因此,如果这类病人有幸抢救过来,就要在他的体内植入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叫埋藏式自动除颤仪(ICD),一旦病人再次出现猝死,这个装置可以像体外除颤仪一样起到除颤的作用,及时挽救他的生命。

  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建议食物多样,保持低糖、低脂、清淡饮食,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类烹饪方法。

  心律失常的饮食调理:

  1.营养丰富,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小米、玉米、燕麦、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2.低脂,建议食用脱脂奶、鱼类、瘦肉、大豆及其制品、各种蔬菜水果。

  3.低盐为主,控制盐的摄入可减轻心血管负担,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4.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可刺激胃肠蠕动,加快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脏病发病率。

  5.少食多餐,避免喝浓茶和咖啡,戒烟限酒。

  心律失常患者除需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日常生活管理也很重要。日常应当加强对患者心理及生活方式的护理和关注。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脑出血多少毫升危险,脑出血后如何康复? 下一篇:心脏瓣膜病的几种症状,要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