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过度关注中的忽视,如何让一个人陷入抑郁的?

2020-03-17 13:35:48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A-A+

选择医院是看病的第一步及关键一步,对诊断和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的。对患者来说,并不是医院越有名、规模越大、病人越多就越好。因为每家医院各科室的水平并不尽相同,再大的医院也有相对薄弱的科室,有些小医院也有很强的优势科室和特色诊疗项目,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看医院性质,一般来说,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实力雄厚一些。因为医院依托的是医学院或者医科大学的师资教学力量,对于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都会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看医院名气,一家好的医院,总会在当地患者中留下好的印象。去就诊之前,不妨在各平台看看看评价,初步了解一下这家医院的综合评价。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相对于综合医院来说,专科医院的科室设置较单纯,对某一方面疾病的研究也较透彻,比如肿瘤医院和妇产医院。选完医院后,下一步就是选择一位认真负责任的好医生。尽管实力较强医院的医生都有丰富的经验,但对于疑难杂病来说,选位好医生就至关重要了。因为不同的医生其擅长治疗的疾病也不同。

  看来,要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医院,还需要患者自己及其家属多考察多费心才行。只要做好了这些了解,才能选择到一家合适的医院。希望以下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我发现很多陷入抑郁的人,都曾经历过漫长的在被过度关注中,严重被忽视。

就是身边有人围着你转,时刻关注着你,看着你,却从不会理解你,永远无法真正看见你。

如果从小没人管你,总是让你一个人待着,你也会感到被忽视,但这种疏离中的忽视,至少让你可以保有自己的空间,没那么多被侵入感。

而过度关注中的忽视,才是痛苦的。

这种痛苦,极为隐秘,深层压抑,难以描述,它被罩上爱的外衣,它滋生于亲密的关系之间,它不允许被表达,甚至不允许你去感知它,否则,你会背负愧疚,会忍不住攻击自己。

这份难以言说的痛苦,像是会使免疫系统瓦解的慢行疾病,渐渐将你的意志力摧毁,让你丧失社会功能,深陷抑郁之中。

我在医院精神科进修时,看到许多患上抑郁症的病人,大多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着这种痛苦。

他们在这种隐秘痛苦中,渐渐变得空洞,沉默,隔绝,不再有存在感。

他们仿佛被一个坚韧的塑料膜罩住,膜内空气稀薄,令人窒息。

膜不仅阻隔空气,还阻隔声音,任他们在膜内尖叫呐喊,都无法被膜外的人听见。

他们不得不放弃,干脆割掉自己的感觉,让自己空掉。

空久了,会丧失生命感。

所以,无论如何,需要活过来。

如何才能从空洞中活过来?

我觉得首先要看清隐秘痛苦中包含了什么,让它不再具有神秘感。

之所以用“隐秘”和“神秘”来形容这份痛苦,因为它常常是混沌的,模糊的,无法辨识,无法讲述。

像是暗物质萦绕着你,困住你了,而你看不清,抓不住。

你常常中箭,却不知道箭来自哪里。

这更令人恐慌,备受折磨。

所以,我特别想用文字描述出这“隐秘”和“神秘”里包裹着什么。

为了能够尽量清晰描述,我决定用一段对话来呈现。

如果你愿意,请慷慨地打开一下心房,跟随对话中的感受,来一起触碰心灵。

02

自我是如何在不被理解中消亡的?

“你好,怎么称呼你呢?”

“叫我K吧,Kid的K,我今天会聊到的L。这样诠释我们的称呼是不是很滑稽?但这是我能联想到的好诠释了。今天我想分享的感受,就是和L朝夕相处产生的感受。”

“嗯嗯,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很痛苦,特别特别痛苦。”

“特别特别痛苦,包含什么感受呢?”

“开始并不知道包含什么,可以说是,已经没有感觉了……”

“没有感觉也是一种感受,没有感觉的下面总是埋葬了很多感受。”

“空,整个空掉了,仿佛胸口被挖空了,灵魂不再住在身体里,身体变成木偶娃娃,被L操控着……”

“被操控着的木偶娃娃?那一定很难受。”

“木偶娃娃身体没有感觉,幸亏它的心脏还有感觉……空洞,难过,焦躁,恐惧,愤怒,抓狂,歇斯底里……

“看上去L很爱你,无微不至地照顾你……”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有人都这么说!L做得太完美了,以爱之名,无时无刻关注我,关心我,将我紧密包裹,但我感受到的是被吞噬,让我窒息,让我抓狂……让我死去!”

“死去?好恐怖。”

“特别特别恐怖,感觉一点点被吞掉,感觉自己在消失。好像遇到了摄魂怪,灵魂逐渐被吸走。被摄魂的感觉,你体会过吗?那种消亡的过程,就是死亡,自我消亡了,你也就死了。”

“太痛苦了,你有告诉L吗?”

“呵呵,纵使我讲一万次,L也不会理解我。你看着自己在消亡,还是无法表达,否则其他人只会觉得你矫情。当你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被理解的时候,你也就不愿意发声了……“

“可又必须得发声,为了让自己活过来,你可以在这里讲述。”

“活过来?呵呵,我从未在L那里活过,只要她在,我就会死去,我今天就是想讲讲我是怎么死去的。L总是围着我转,总是看护着我,实际上看的并不是我。她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别人,只有她自己,她看到的我,其实是她心中的一个自己,或者说是她期待的一个人,她幻想的一个人,反正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L的能量很强,我在她面前会变得很弱很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睛像一个投影仪,会把她心中的那个人投射出来,而我是那个白板。当‘投影仪’投向我,我自动就变成了一个白板,任她在上面显现出她心中的世界。她幻想出来的‘我’有好有坏,有生动情感,但都不是我!更不是我的情感!她投射出的人越是鲜活,我就越是枯萎。总是被探照灯照着,总是承担起白板的功能,能量消耗殆尽。我变成了一具空壳,变成了L的木偶娃娃。”

“我体会了一下你说的这种感受,感觉做白板不但要抹杀掉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感受,还要扮演另外一个人。”

“是的,极为讽刺的是,我过去根本就没意识到我成为了白板,我以为我就是‘投影仪’中的人,我不知不觉成为了她的一部分,她的一个延伸,甚至只是她的工具。我根本就没有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而我居然没有意识到。”

“被爱着,被照顾着,但你发现,对方爱的人并不是你,照顾的人也不是你。”

“是的,我陷入一个无人理解的孤绝空间,喊都喊不出来,我也不允许自己去喊,否则我会自责。即使喊出来,也无法被听到!即使被听到,听到的人也只会觉得我无理取闹,不懂感恩。我只剩下孤独和绝望,渐渐地,连孤独绝望都没有了,什么感觉都没有了,灵魂放弃了我,我只剩下空壳。哎,不堪回首……幸亏后来接受了心理治疗,我才渐渐活了过来,今天才能够把这些感受讲出来。”

03

如何在自我消亡的危险中,

自我保护?

看完以上对话,你如何联想K与L的关系?

被Love包裹的Kid,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确如此,父母与孩子,更容易互动出这种感受,尤其是母亲与孩子之间,所以说起L,我用了“她”。

比起父亲,母亲更容易过度关注孩子,且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孕育孩子,更容易与孩子有共生感。

孩子在母亲子宫期间的十个月显然是共生的,那时候,母亲感受自己,也就是在感受孩子了。

孩子刚出生时,母婴共生的情感胶着,可以使婴儿得到更体贴的照顾,这对婴儿来说,是极为需要的。

而当婴儿长大,会渐渐发展出自我,这时就需要与母亲分离了。

而这个分离的过程其实很痛,如果母亲的人格结构还固着在婴儿自恋的状态,是很难放手孩子的,也很难真正看见孩子。

这段对话由K讲述,呈现了K的痛苦,其实当K痛苦的时候,L同样有着相同程度的痛苦。

话说回来,差不多每个站在L位置的人,都曾是过去的K。L的孤独,也是无人触及。只不过一篇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只能共情一方了。

离开家庭关系,我们也很容易在外面遇见婴儿般自恋的人,这样的人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无法真正发展出除自己以外的关系,所以他们无法看见别人。

偶尔与如此自恋的人过几下招,偶尔被当作白板,不会损伤什么元气,但如果你的配偶如此自恋,你的领导如此自恋,或者你的室友如此自恋,意味着你要与这种感受朝夕相处,那就十分虐了。

总是不被理解,自我会消亡。

你无法治别人的自恋,但你至少可以学会在自恋者的投射中自我保护。

如果你的自我能够足够凝聚,自我的界限足够清晰,无论对方投射的威力有多强大,你的界限保护层都可以把投射折射回去。

心理咨询目标千万种,其实核心都是帮助来访者能够看见自己,发展自我。

咨询师之所以不会做太多自我暴露,也是为了把更多空间给到来访者,并且成为一面更洁净的镜子,让来访者能更清晰地照见自己。

咨询师能够让出自己的空间,在咨询中做到无我,而成为一面镜子,也是因为咨询师的自我已经足够凝聚,清晰,稳定,不会轻易在来访者彩虹般或者暴风雨般的投射中消亡。

我们不必去修炼咨询师的镜子功能,但我们至少可以有一个目标:

无论走到哪里,与谁相处,自我都不会消亡,而是凝聚的,稳定的。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阅读全文
上一篇:同时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是怎样的? 下一篇:实用心理学技巧之抑郁篇

相关阅读 特色医疗 MORE+ MORE+

医生团队 MORE+

来院路线

图文问诊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