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博客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医生博客

“戏说”健康就是亵渎生命

举报/反馈
2016-02-17 19:27:0539健康博客
  人命关天,健康无价。医学是一门严肃科学,任何一个观点的提出,须有确切的科学依据,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最近,市场上绿豆、黑豆等杂粮一路涨价,有的甚至比猪肉还贵。据说,这与一本养生书有关。   在今年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某“专家”所著的一本书遥遥领先。作者介绍了大量食疗偏方,声称可以治愈疑难杂症。结果,很多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患者不再相信药物,纷纷找这名“专家”开食疗方。据报道,其挂号费高达数千元,而且一号难求。   这名“专家”为何这么“火”?答案是:观点新颖,颠覆传统。例如,抽烟不是得肺癌的原因,吃辣椒才是得肺癌的原因;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吃盐多少跟血压没什么关系。   遗憾的是,这些所谓“颠覆传统”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医学证据,甚至严重违背科学常识。例如,抽烟导致肺癌,这是全球医学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倘若“吸烟不致癌”和“辣椒致癌论”真的流行起来,不知会误导多少人。   近年来,随着养生热升温,健康科普逐渐偏离正轨,走向娱乐化和商业化,导致谬种流传,怪论连篇。打开电视,冠以“太医”、“美国博士”、“中医世家”光环的专家学者轮番上阵,纷纷挑战主流,竞相颠覆常识;走进书店,健康养生类图书琳琅满目,各有各的“秘方”,观点到处“打架”。而在这股疯狂的热潮中,谁能吸引“眼球”,谁能迎合受众,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养生科普讲坛成了鱼龙混杂的“名利场”。   “戏说”养生之风愈演愈烈,暴露出新闻出版界的浮躁之风和逐利冲动。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出版社为了多卖码洋,纷纷把目光瞄准健康养生。一个江湖郎中,只要口才好、能“忽悠”,就会被选为“千里马”,经过策划包装,闪亮登场。由于急功近利,部分新闻出版工作者放弃了“把关人”的责任,既不严格审查节目内容,也不认真核实作者身份,把一个个冒牌“专家”捧得大红大紫。事实证明,很多“养生明星”都存在虚构身份、伪造学历现象。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一些新闻出版工作者仍在盲目“造星”,导致怪论受追捧、科学受冷落。   “戏说”养生泛滥成灾,也暴露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反应迟钝和管理缺位。很多江湖郎中打着“专家”旗号,大肆推销错误观点,甚至非法行医,误人性命。对此,有关部门竟然听之任之,无动于衷。事实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健康科普动态,卫生部门理应敏感地作出研判。一旦发现歪曲科学、误导公众的观点流传,及时组织专家予以驳斥,发出权威声音。失语就是失职,如果卫生部门总是沉默,必将导致公信力丧失。记得几年前,《无毒一身轻》的作者林光常叫嚣“牛奶有害”,在公众中制造知识混乱,卫生部就组织了几十名营养学、食品科学和预防医学专家予以澄清,捍卫真理和常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这一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在影视剧中,“戏说”历史虽有争议,但毕竟无伤大雅,观众至多一笑了之。然而,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任何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必须有确切的科学依据。人命关天,健康无价。“戏说”健康,其实就是亵渎生命,或者说是拿生命开玩笑。因此,对于那些靠贩卖医学谬论谋财害命的“山寨专家”,不仅应该彻底“封杀”,而且还应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