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博客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疾病 > 医生博客

长期熬夜增加心脑血管病和痴呆发生率

举报/反馈
2016-03-14 06:43:1439健康博客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睡梦中,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复原或生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调整,让记忆得到巩固和强化,让我们在第二天的工作生活中精神更加饱满,思维更加敏捷。睡眠是健康重要的组成部分,睡眠不足会导致工作学习能力下降,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长期睡眠不足也可引起肥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的发生率。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让我们都来关心关心睡眠,也许并非只为应这节日的景。   失眠都是神经衰弱造成的吗?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这在脑力工作者中尤为明显,要么难以入睡,要么睡了容易醒或多梦,睡眠质量极差。许多人都把失眠归咎为神经衰弱,实际上两者并不能画上等号。其实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生活工作的环境改变可引起失眠,如时差影响、工作时间由白班变夜班、或改变居住地等,身体重新适应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可发生失眠。其次,过度情绪波动如大喜大悲等以及不良习惯如睡觉前喝咖啡等均会导致失眠;另外一些疾病也会引发失眠,例如伴随着打呼噜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其表现就是睡觉时间断“憋”醒;心肺疾病导致胸闷、呼吸困难,前列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夜尿增多,以及身体疼痛不适等症状都会使睡眠变差。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如甲状腺素、阿托品、强的松、抗菌素、利尿剂等。可见,导致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时一定要辨清病因,有的放矢。   我只是睡不好,   为什么要看心理医生?   睡眠障碍的发生往往与患者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两者互为因果。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使得他们的精神无法放松,即使躺在床上也在思考、担心、烦恼,这样怎么能睡好呢?另一方面,长期失眠若不进行有效合理的干预,也容易导致或加重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不仅使人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会导致多疑、敏感、易怒,缺乏自信,影响其社会人际关系。所以,治疗纠正睡眠障碍时,必须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每天都睡不够七小时,是不是睡眠有问题?   一个正常人应该睡多长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而应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睡6到8个小时较好,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都有所区别,故好睡眠的标准也并非绝对,只要在醒后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没有头昏、精神不振、乏力等不适症状,那么即使睡眠时间不够七小时,也应该是健康而高质量的睡眠。另外要提醒的是,虽然睡眠时间过短难以达到休息恢复精神的效果,但也并不意味着睡的时间越长越好。睡得太多会扰乱人体正常生物钟,使大脑总处于抑制状态,影响情绪,故一味赖床睡懒觉不仅不会还“睡眠债”,反而影响睡眠质量。        不得不熬夜了,该怎么补救?   要上夜班,为了赶工作进度,晚上有不得不参加的活动……虽然明知道熬夜耗神,但总是难以避免。如何补救才能不让自己在第二天没精打采?首先,要在熬夜第二天抽空睡上一小觉,以恢复精力;此外要补充营养将熬夜耗费的能量补上,尤其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是含蛋白质较丰富的食物。不过,熬夜偶一为之尚可补救,若形成习惯,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治疗失眠只能靠吃药?   药物应该是治疗失眠的最后选择。药物治疗失眠一定要遵照医生的指导,根据年龄、病情、个体差异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决定用量和疗程,一般需遵循小剂量、间断、按需用药,不建议长期持续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失眠的病因多种多样,故其治疗方案应针对病因来制定。对于因躯体疾病引起的失眠,应控制其原发疾病,如积极治疗心脑血管病,控制哮喘等;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则应配合心理治疗,去除心病。除此以外,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以下几点,给自己创造“宜睡”的良好环境也很重要:   养成定时上床睡觉和定时起床的良好生活习惯。   定期体力活动。选择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如慢跑、瑜伽等,以放松机体,改善睡眠;但不主张睡前活动。   多晒太阳。总赖床或“宅”在室内会使促进睡眠的激素“褪黑素”分泌增多,让人总是昏昏沉沉的,反而影响正常睡眠,所以建议多走到户外接受阳光照射,改善睡眠质量。   做好睡前准备。睡觉前可以泡泡脚放松精神,但不要洗热水澡以免太兴奋;可以喝杯热牛奶或小米粥等起到安神作用,但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要喝咖啡、饮酒和吸烟。   布置好卧室环境。卧室要保持安静、温度适宜,且光线柔和不刺眼,并且尽量不要摆放电器,避免干扰。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