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6 14:26:10 武汉广爱医院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是常见的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以上病程持续至少2周。
抑郁症反复发作,是患者难以承受之痛。
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有过一次抑郁发作的患者其复发率至少为50%,有过两次抑郁发作的患者其复发率则高达80%~90%。同时,抑郁症是一种诊断率低、易复发的精神类疾病,终身患病率可高达%。
截至2020年,抑郁症已成为癌症之后,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15%-20%)。研究资料表明,持续的治疗,尤其是长期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可能性。而患者如果不能遵医嘱坚持服药,会有一部分患者迁延不好,成为慢性、难治性抑郁症。因此坚持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其抑郁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足、频繁换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的现象,这非常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抗抑郁类药物中有相当一部分含有“退出障碍”,即停药反应。贸然停药会使患者出现各种不同、且较为严重且明显的停药反应。且抗抑郁类药物有见效缓慢,通常需要持续不断服用2-4周方可看见效果。因此,断续吃药实际上并无用处。
有研究显示,每一次复发,都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且如果抑郁症发作三次以上,就需要进行长期的抗抑郁治疗,甚至终身服药。因此,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在整个抗抑郁治疗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不容乐观。
所谓服药依从性,是指在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医嘱的符合程度。简而言之,抑郁症患者是否严格遵循医嘱在正确时间、以正确剂量服药。
美国医师Lin等报道: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个月内28%停止治疗,3个月内44%患者停止治疗。芬兰医师Melartin等报道抑郁症患者88%接受抗抑郁药治疗,其中49%过早终止治疗。张玉梅对120例抑郁症患者调查结果显示:服药依从率为44%,而依从性较好者抑郁复发率为% ,依从性较差者其复发率高达96. 43%。潘桂花等报道,抑郁症年复发率为%,且影响复发的直接因素即是服药依从性。冯光明等进行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患者服药依从性为35%-50%。
由以上这些研究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低,服药依从率在50%左右甚至不足50%。而且随着时间变长,抑郁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也逐渐降低。
2、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的疾病,平均复发率在40%左右。而患者服药依从性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患者,可将复发概率降低到30%以内,而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复发率高达96%,基于抑郁症的群体基数,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服药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复发可以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由此可见,抑郁症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对于减轻抑郁症状和预防抑郁症复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当下,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很低,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在经历着一次重过一次的复发,同时这也部分解释了抑郁症自杀率居高不下甚至日渐攀升的原因。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更易中断治疗?
笔者先根据Rush等根据调查,病人过早中断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几种理由。
主要原因还是无法忍受的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副作用包括但不局限于震颤、失眠、便秘、大量脱发、反胃、头晕以及与抑郁症症状相似,无法确定为药物副作用抑或症状带来的烦闷感和焦躁不安。
其次是患者感觉自己已经好了,不再需要药物,或是感觉药物没有作用。治疗之后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的时候,部分患者觉得自己已经好了,中断服药。断药之后由于停药反应以及本身症状,精神状态迅速下滑,患者又继续服药,但是药物需要一段时间起作用,因此患者感觉药物没有明显作用,再次中断服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概况介绍。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自杀,指的是自杀意图、未遂自杀和自杀身亡三方面。
研究显示,有15%-20%的抑郁症患者后来死于自杀。而在我国,实施自杀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比高达50%~70%。
各国研究显示,相反于大众普遍的认知,曾经自杀未遂的人再次自杀的机率相当高。有调查研究显示,20%的自杀者曾有过自杀记录,其中更有35%的自杀者是用同一种方法自尽的。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患者非常严重和危险的症状,抑郁症的自杀可发生在发病的任意阶段。轻度抑郁症不代表没有自杀可能,同样地,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同样具有自杀可能。
他们通常采用各种剧烈方式自杀(如上吊、跳楼、刎颈等),然而并没有人是想要实施自杀的。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在实施自杀行为之前,都向周围流露出言语或非言语的征兆,实际上可视为呼救信号。
为什么这么多抑郁症患者选择自杀?
【精神上的原因】根据研究,抑郁症自杀前通常有严重的生活事件。其中包括失恋、丧偶、离婚、事业、严重经济损失和社会地位变化等。这些应激使得患者加重绝望感和无力感等负性情感体验,即是俗语中“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
【躯体上的原因】抑郁症本身带来的躯体化症状,如头疼、胃疼、反胃、木僵、关节疼痛、甚至于幻听和幻觉,也同样会激发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绝望感加重,引发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杀行动。
怎样预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抑郁症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而抑郁症又是重要的自杀危险因素。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目前采取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模式。
药物治疗须规范足量足疗程。虽然有人说抑郁症是“情绪的感冒”,但其实远非感冒那么简单、短暂,而是暗藏杀机。治疗是首要任务,只要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大多会有满意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的治疗切不可见好就收。维持治疗非常重要,即使感觉自己情绪恢复到了正常状态、没有问题了,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用药,维持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预防、延迟、避免抑郁症的复发。
有资料显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立即停止服用有效的抗抑郁治疗药物,病情在一年之内复燃的比例高达50%。相反,继续服药的患者中,在为期1年的维持期服药治疗过程中,约有 85%的患者能够保持病情的稳定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国际上提出的抑郁症治疗方案强调足量和足疗程治疗理念。在每次的抑郁发作期内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不仅可有效地降低复发的风险,还有助于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认知和社会功能,降低自杀的风险。
心理疏导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抑郁症患者应至少对身边亲近的几个人公开病情,并保证至少有2-3个紧急联络人——在不适感(精神上和躯体上)突然袭来时,确保患者可以立刻找到到知情人,并且可以在对方的疏导下缓解不适感。
这即是说,抑郁症患者确保24小时可以找到到知情人。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躯体上不适感(头痛、反胃等)和精神上不适感(焦躁、惊恐等)如同一个牢笼,患者必须将钥匙交予信任的知情人。
目前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且随着时间变长,服药依从性逐渐变得越来越差。
抑郁症是一个具有相当危险性的疾病,其自杀概率排名世界第二,因此只有足量足疗程的服药并辅助心理治疗才可以减少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而治疗依从性越好,复发的概率越小。
笔者冒着“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险,想真挚的对抑郁症患者说,有道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只要严格遵从医嘱坚持服药,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永远不要轻言放弃,不抛弃,不放弃。
武汉广爱医院(武汉精神心理诊疗医院)是一家“研究型”精神心理疾病诊疗机构,医院秉承“专科专病专治”理念,致力于失眠、抑郁、焦虑、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与治疗。 医院实行全年365天“无假日门诊”,开通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如果你也有精神心理类问题,可在线咨询值班医生。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医生团队 MORE+
洪磊武汉广爱精神科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擅长: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头晕、神经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癫痫、青少年儿童心理等精神心理疾病,尤其在失眠、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治疗疗效上,有丰富经验。
彭翠英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8:00-18:00
擅长:失眠多梦、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吴春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周日
擅长:擅长议题: 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习惯养成、行为问题等 职场问题:倦怠、焦虑、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等 情绪困扰:抑郁焦虑改善、压力释放、睡眠调整等 亲密关系:恋爱脱单、婚姻家庭、关系处理、情感脆弱等 青少年精神心理:焦虑、厌学、逃学、适应问题、缺乏动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