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古代众多著名医家,之所以在医药学的不同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从不同的方面对祖国医药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医药学体系而成为医药学大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个人经历,但都有最大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医德高尚、心存高远。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本身是一名西医,后来不幸患了肝癌。他使用了很多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于是,有人劝他去看一看中医。可是这位伟人并不向意,他拒绝 的理由是:”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但其诊断知识却是缺失的。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这位伟人就是孙中山。他在拒绝使用中医治疗后不久,就因病情恶化而逝世,年仅58岁。相比之下,中国近代史上的另一位文化名人对待中医则变得较为理智。他就是胡适。
2010-07-29祖籍浙江的卓同年,早年毕业于新疆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后出国发展,成为加拿大卑诗省注册高级中医师,现任加拿大极康中医院院长、北美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还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新疆医科大学客座教授等职,是海外运用中医原理诊疗疑难杂症的开拓者之一。
2010-05-29清末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为人诟病最多的便是孤军北伐,最终遭遇惨烈失败,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就此走向衰败。
2010-04-26北京市近年建立中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与财政补偿挂钩机制,凡提供中医药服务量和质考核合格的医疗机构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此举是否能让廉价“纯中医”回归?
2010-04-04做中医困难虽多,但主要在4方面:一是读中医经典难;二是跟中医名师难;三是做中医临床更难;四是要耐得住寂寞更是难上难,年青中医,你们准备好了吗?
2010-04-03中医一直是受到很多名人关注的话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也谈到了中医,我们不妨听听。
医学自身实践本应是“治向何去”的问题,但却被转换成为疾病对象认识的“病从何来”的问题,这就是现代医学的最大误区,这就是百年来把中医骂得一塌糊涂的原因。
2010-01-27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与中医有着不解之缘,五四新文化时期的风云人物胡适认为“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真的是这样么?
2010-01-27中医该如何发展?哪里最需要中医?山西省广灵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今年11月该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也许他们的模式能给我们一个启示。
2009-12-25 中医进基层 发展有前景中药治癌有悠久的历史,在缓解肿瘤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特有的中国抗癌治疗模式。
2009-12-22 研究评析:中药对抗肿瘤编者按:10月31日8时6分,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钱学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不仅对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中医学亦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进而提出“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等观点,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在此,让我们重温他那句激励了无数中
2009-12-08 钱学森: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描写冬至的诗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地回升。
2009-11-15 天阁养生之冬提起抓药,人们一定会想到医院或是药店的中草药房,药师们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资深的药师还会练就眼睛即尺子手即称的本事,他们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几克,这些都是药师们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关于抓药的历史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
秦汉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们追求自身美的愿望日益高涨,美容用品也随之增多,粉黛、胭脂、眉墨、兰膏等颇为盛行。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当今世界的医学发展水平和卫生现状,发布了《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主要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非传染性及功能性、蜕行性疾病。
2009-09-11 中医脊椎保健为人类健康护航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勋臣。1768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玉田县,历游滦洲(今河北唐山地区)、奉天(今沈阳)等地。后至北京行医,开设知一堂药铺,著有《医林改错》两卷,记其脏腑解剖所见和活血化瘀的治疗经验,是古代中医由阴阳思辨向实证解剖进展的里程碑。
2009-09-08 王清任思想:诊病先明脏腑青藏高原,以其壮丽的高原景观闻名于世,藏医学——青藏高原的一朵奇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不为人所了解,长久以来,它只局限为藏族及邻近与其习俗比较相似的民族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藏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9-07-10 古老的传承 神秘的藏医藏药50年,一段让弱冠少年变成花甲老人的漫长岁月,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载入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能发掘出无数闪耀的陈年往事,当然,我们也能体会到医院中药房的发展和变迁。
2009-06-15 中医药房五十年的三部曲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项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宋代医学针灸铜人的出现就是铁的佐证。
2009-03-16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传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走遍全国各地,寻找各种能治病的中草药,为民解除疾苦。
2009-03-16 李时珍与枸杞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备受关注的医疗改革方案将于两会后不久出台。作为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他还透露,将有不少于300种中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09-03-06 卫生部副部长:我都在吃中药中医古籍是众多先贤穷其一生的经验总结,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间里,留给后人最大量的信息,总是言简意赅,尤其在书名的选择上,更是殚精竭虑。我们后人读古籍,领会文意的同时,不能忽视言外之意。现举几个书名,与大家同享其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
2009-03-06 中医古籍名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然而你是否知道,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市招”,所谓“市招”实质就是医药广告,且颇具情趣及行业特色。
2009-03-05 古代中医广告趣闻中医典故往往妙趣横生,不妨让我们一同领略!
2009-03-04 管窥中医典故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当推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这也是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滥觞。
2008-05-12 三次争论中医存废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以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的生机。
2008-04-29 中医药文明史有鉴于此,北京东方岐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剂攻关小组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剂技术,将油膏剂改制为巴布剂,推出了“东岐贴”新产品。
2008-04-07 中药呼唤新剂型新的这种草药避孕药起源于印度古代医药体系,主要成分叫做“pippalyadi yoga”,是由两种生长在喜玛拉雅山脚下的灌木 —— 一种是刺胡椒,另一种是长胡椒 —— 混以天然矿物硼砂制成的。
“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宋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
2008-03-27 “金元四大家”之称的最早来源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02-22 传统中医药 仍需客观看坐堂医终于被解禁了,这很好!但这对于发展和振兴中医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来说,还远远不够。
2008-02-18 坐堂复活好 但还远远不够被禁6年的坐堂医今年将以合法身份再次出现在药店里。最近,国家卫生部表示,今年全国将全面恢复中医坐堂行医。此举将使市民在社区药店里即可获得简便、便宜的中医药基本卫生和保健服务。
2008-02-18 中医坐堂被禁六年 再度合法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中医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
2008-02-18 反对取缔中医 为中医正名国内外专家指出,随着各个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和专家们的深入研究,中医药正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7-11-22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东汉末年有一位与华陀一样出色的伟大医学家叫张仲景,名机。
2007-11-12 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光绪皇帝生来就命运不济,幼年时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肺结核,到青年时愈发严重。宫中太医虽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但亦难妙手回春。
2007-11-12 光绪命悬一线 “王八”来施救是否认为中国古代只有走方医,而没有医院?其实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汉朝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
2007-11-11 中国古代医院的发展演变祖国医学自诞生起,就凝重地集结了天人相应的思想,认为: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的观念。
2007-11-09 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著名经济学家韩德强以“非主流”“旁观者”的身份发表言论,对中西医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言辞犀利,正话反说,寓庄于谐,语出惊人……
2007-11-08 眼看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我们拈起“长春堂”这个响震200余年的名字,她没有“老字号”的贵族味道,她起步于市井之中的过去和多灾多难的历史,更让人感到她今天的不易,其生命的气息并没有随着那场灾难的余烟飘逝而去,反而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发显示出她鲜明的个性和四射的活力!
“徐长卿”,又名逍遥竹、一枝箭、英雄草等。其性味辛、温,无毒。具有止痛、止咳、解毒、利水消肿、活血之功。可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等症。
2007-11-03 李世民与“徐长卿”用现代生物学手段,用中医原始和质朴的、讲究整体、注重变化为特色的治未病和辨证施治理念来研究亚健康以及慢性复杂性疾病,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性趋势。
2007-10-19 中西医结合的路应该怎样走一戒: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
2007-08-31 古代医家的行医之道最近,在北京,一些体质较弱冬季易感冒的中老年人……
2007-08-18 常见病应推行中医预防保健中医几千年前的法则为什么可以治今天的病……
2007-08-15 一个普通网友对中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