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过程,要放松身心,可数着步伐走。如果能按照8步到10步一圈的方法走,则效果更佳。转圈走,不仅仅能松腰,而且松胯的效果也很突出。
2011-09-03目前太极拳主要有二十四式、四十二式、陈式、杨式、综合等几种套路。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太极拳套路,并不是越多越好。学习太极拳的套路过多会造成练习者力不从心,影响整体练习效果。
2011-09-02太极球是继太极拳、太极剑之后的又一种锻炼方法,它融武术、气功、健身于一体,讲究以练精、气、神为本,人球合一。
2011-08-26在武术界,曾经有人提出“套路无用论”,认为它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认为只有散手,才能代表武术的实用性。其实不然,套路是武术传承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道家的养生思想、中医防治疾病的养生
2011-08-02王宗岳《太极拳论》有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这几句话是《太极拳论》之总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人是万物之一,也必遵循太极运行变化之理,练习太极拳也就要以太极的原理来指导实践。
2011-08-01中医理论中,讲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换,并且用这些规律来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用其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太极图有一条S形的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阴阳鱼,生动地表现了阴阳两种因素的此消彼长相互作用。人生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它们像太极图一样,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太极拳可以健身,但练习不当也会伤身。情况出现最多的是膝关节损伤。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练拳时的不正确姿势。膝是由关节和关节韧带等周围组织所组成,是胫腓骨与股骨的连接处。用膝盖承受重力,或转动膝盖转移身体重心
2011-07-29杨式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主要流派之一。杨式太极拳源远流长传四方,受到大众欢迎,那么杨式太极拳是怎样创立的?
2011-07-28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即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的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
2011-07-2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几代领导人都重视太极拳,并分别为太极拳题词、发表讲话。有的国家领导人还是“太极拳高手”呢。比如,邓小平同志就曾教警卫员习练过太极拳,并希望警卫员退役后能去普及太极拳。请看邓小平同志的警卫员亲笔撰写的回忆性文章——
2009-12-03 回忆:小平同志教我打太极其实,古人练功夫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通过做事情来磨砺身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意志的力量锤炼出来。
2009-06-08 要练太极拳 注意5素养真正的太极拳,是融太极拳架、内功心法、太极智慧(思维方式)为一体的含三为一的学问,因此,所产生的效益也就比较全面。
2009-06-08 练太极拳 能产生什么效益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
2009-05-25 陈照丕太极拳见解“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这说明了“太极”二字的真正意义。因为太极拳没有固定的法则,实际就是以十三势,即八方(八卦)四正四隅,五步(五行)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十三字合而谓之“十三势”。
2009-05-03 解秘“太极十三势”太极文化和文化太极,是一个层面上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2008-12-29 太极拳与太极文化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锻炼。
2008-12-19 太极柔力球 老年人新选择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8-12-09 太极松腰 最简单的方法太极拳宗师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开),静之则合。”
2008-12-09 太极 讲究身体动静结合太极拳是“太极”的一种派生事物,不等于是“太极”。太极拳的动静,只是“太极”动静的一种,不是“太极”的其他动静或全部。
2008-12-09 太极拳的本质是什么还好,我们的中医专家们,并没有迷失方向。就像他们曾拜师薪火相传地保留了中医一样,回归传统太极拳,几乎成为他们或者他们后人(传人)的必然选择。
2008-12-09 看太极与中医的联系我们所倡导的太极拳(太极文化),静定法是必须进行的专项训练。这个训练过程,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至少要持续1年以上。
2008-12-02 太极 静心以养志为 什么太极拳在海内外能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呢?原因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熏几代国家领导人都重视太极拳。
2008-12-02 太极是中国人智慧结晶在武术界,曾经有人提出“套路无用论”,认为它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认为只有散手,才能代表武术的实用性。
2008-12-02 太极拳的练形与调气太极拳强身保健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的是长期坚持、认真对待、恪守传统的和现代科学规则。本人习拳数年,略有体会,愿与同道切磋交流,以达到共同保健强身。
2008-06-07 练好太极 保健强身太极拳是一种温和的全身运动,对身体各方面都有好处,并适合年老、体弱和病情较轻的冠心病,肺结核、肝炎乃至癌症患者练习,强烈均可,老幼皆宜。
2008-05-18 多练太极拳 可防病来缠太极拳以道家哲学、中医术、阴阳学、力学等理论为基础,精气神统一修炼。通过调心、调身、调息,对人的生理、心理进行调节,使之达到合理自然协调统一。对健身养生有重要的作用。
2008-05-14 太极拳 养生与保健在太极拳的基本功中,有一种特殊的训练内容,这就是站庄。站庄既养生又出功夫;既修身又修心;既是拳艺的基石又是帮助更深刻地体悟太极拳的便捷之法。
2008-02-18 站庄:练太极最重要的方法学练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
2008-02-17 练太极拳 有七个阶段太极拳在中国是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武侠小说常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太极拳的奇妙,而对于更多练习太极拳的人来说,它不再仅仅是防身自卫,主要是健身、养性、自我保健。
2007-11-20 中老年运动健身之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
2007-11-17 浅析太极拳与养生保健推手是太极拳道模拟实战技击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和方法。太极拳道之训练分为三个部分。拳架为体,散手为用,而推手介于其间。拳架为知己功夫,推手为知人功夫,散手为合而为一的实战功夫。
2007-11-16 太极拳之太极推手本文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十五式到十六式。
2007-11-10 二十四式太极拳15、16式本文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第七,第八式。
2007-11-10 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七八式本文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第九式到第十一式。
2007-11-10 二十四式太极拳9、10、11式本文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第五、第六式。
2007-11-10 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五六式本文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第三和第四式。
2007-11-10 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三四式本文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一、二式。
2007-11-09 二十四式太极拳之一二式介绍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十九到二十一式。
2007-11-09 二十四式太极拳19、20、21式打太极拳,是中老年人喜爱且又十分相宜的一项健身运动,但你必须懂得它的八字要诀——慢、松、柔、刚、圆、匀、静、轻。
2007-11-03 太极拳八字要诀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