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秋季养生

秋燥恼人来袭 看中医大师对症下药

2015-10-16 00:30:29环球网健康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饮水 了解详情。

  皮肤瘙痒用沙参玉竹炖汤

  国医大师禤国维: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对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虽然生活在多雨的岭南地区,但到了秋冬季节仍然会感觉到皮肤有些干燥,甚至瘙痒。这时可煲点汤喝,像沙参玉竹汤就不错。

  我们广东人煲汤比较讲究,用的食材也比较多,比如这个方子就要准备沙参30g,紫苏叶10g,麦冬15g,玉竹15g,陈皮10g,甘草5g,猪皮一块或猪瘦肉150g,再把它们与适量水一起放到砂锅里煲汤,快煲好时再加点盐调调味。当然,也可以把它们与大米一起煮粥喝。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皮毛的干燥与肺燥有关系。沙参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而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所以这款汤非常适合秋冬季食用。加猪皮或猪肉一起煲,滋补而不留湿,有虚可补,又热可清,有燥可润,口感也更好一些。

  眼睛干涩,泡杯石斛茶喝

  江苏省中医医院院长方祝元:秋季干燥,燥伤阴津,所以有些人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这时有不少人会随意买点眼药水来滴,可这样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还可能会使眼睛更加干涩。

  中医里有一句话就是说肝和眼睛的关系,叫“肝开窍于目”。也就是说肝提供的血液和阴津是可以滋养眼睛的。石斛有很强的滋阴养肝的功能,所以被历代医家用作养护眼睛的佳品。比如宋代《圣济总录》中记载“石斛散”的功用就说到“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名曰雀目”。

  古代还有一个明目药方,叫石斛夜光丸,也是石斛为主药配伍制作的,常被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视物昏花不清楚、夜盲等。

  咱们日常做为护眼保健方使用,可以简单点,用它泡点茶喝就行。需要注意的是石斛性寒,对于脾胃虚寒,常伴有腹胀腹痛人来说,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虚寒,故不能单独用,可少量石斛加枸杞子泡茶喝。还可吃些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咽喉肿痛,用荸荠芦根煮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肖臻:秋季极易肺躁、肺热,最容易发生的病就是咽喉肿痛了。小儿属纯阳之体,更容易耗伤阴津,所以这尤其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比较多,也表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平时可以多吃点芦根、荸荠。

  中医认为,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其味甘多液,善滋阴养肺,对咽喉炎症、声带疲劳以及口腔炎、牙周炎等有良效。素有“地下雪梨”之称的荸荠也是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的好东西。和芦根一样都带点甜味,所以很适合小孩食用。

  清代有一个瘟病学家,叫吴鞠通。他写了一本书,叫《瘟病条辨》。里面有一个药方,叫五汁饮。就用到了芦根、荸荠,这个方子主要成分主要是梨汁、荸荠汁、藕汁、鲜生地和麦冬。就是把梨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麦冬500克,鲜芦根100克用布拧汁或榨汁,生津止咳的作用非常好。平时可以把它当成饮料,没事儿就喝一喝。

  如果嫌麻烦,也可取芦根5克,荸荠5克,玄参或太子参6克一起煮水喝。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子咽喉肿痛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如果有发烧还是要去医院看。

3/3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