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小儿养生

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护理方法

2012-07-10 04:21:23新浪中医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长按可复制),回复 饮水 了解详情。

  小儿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疾病,多因喂食不当,内伤乳食,损伤脾胃,致脾胃对水谷之腐熟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分,下迫大肠,则成泄泻。小儿腹泻临床除有效治疗外,妈妈们的精心护理也是非常重要。以下我们介绍几种小儿腹泻的辨证护理方法。

  伤食泄泻

  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护理措施①严格控制饮食。禁食6~12小时左右,腹泻好转,可进稀米汤或焦米稀粥。忌油和生冷瓜果。②按伤食不同可给与单味中药煎服,帮助消化。伤于肉类,焦山楂15克水煎服;伤于面食,炒莱菔子10克,麦芽15克水煎服;伤于乳食,麦芽15克水煎服;伤于谷类,用鸡内金、神曲、谷芽各10克水煎服。③腹痛、腹胀引按摩法。用掌心从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按顺时针方向轮换进行腹部按摩约5~10分钟,手法要轻,以诱导肛门排气,减轻腹胀痛。

  风寒泄泻

  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护理措施①避免受风寒,在用热水袋保暖时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皮肤。水泻不止者可用艾条灸脐孔。②饮食素净,忌生冷瓜果。宜喂热米汤、稀粥、煮烂面食等流汁或半流汁饮食,并可用生姜3克、红糖6克煎汤服,以温中散寒,止泻止吐。③若伴有伤风咳嗽发热外感者,应卧床休息,用艾灸神阙穴。

  湿热泄泻

  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大便性状、次数,注意患儿神态表情,饮水量和小便情况。②初起即腹泻呕吐,应禁食,根据病情轻重确定所禁食时间,最长不能超2天。③暴泻高热,湿邪郁蒸及阳液损耗过多,导致化火入营,体温在39.5摄氏度以上者,可用35%酒精擦浴,并针刺合谷、少商、大椎、曲池穴。壮热者可用水针如柴胡适量注曲池或合谷穴,止泻可用维生素B1针注双侧足三里或天枢穴,呕吐针刺内关等。口渴引饮,用淡茶、淡盐汤、桔子水或生姜2克,盐4~5克,绿茶5克煎成口服液500毫升代茶饮。

  脾虚泄泻

  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护理措施①加强饮食护理,食稀饭、烂面,少进油荤,取薏苡仁、山药、扁豆、红枣煨粥,宜热、软,少量多餐食,不宜过饱。②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风寒。③久泻不愈,配合针灸推拿。针足三里、天枢、气海、阳陵泉,拔针后加灸,推拿运腹,泻大肠,补脾土,运土入水,1~2天为1个疗程。

(责任编辑:阮文玲)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