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带暑和夏的四字词语有三伏暑天、盛夏时节等。这些词语描述了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特征,提醒人们注意防暑降温。
暑邪容易伤津耗气,导致体内阴液亏损;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汗为津液所化,此时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就会进一步加重阴液损耗,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针对上述病理机制,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喜饮、倦怠乏力、尿黄短赤等。其中,口渴喜饮是因为暑热伤津,使体内的津液消耗过多而需要大量饮水来补充;倦怠乏力则是因为暑湿困阻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之源受阻,进而影响到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尿黄短赤是由于湿热下注膀胱,使得小便颜色变深且排尿不畅。
针对暑热伤津可能引起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电解质水平测定等检查项目。通过观察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是否增高、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否增加以及电解质是否失衡,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病理情况。治疗暑热伤津可采用清热解暑的中药方剂,如清暑益气汤、香薷饮等。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暑热季节,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中暑。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适当食用西瓜、黄瓜等清凉降火的食物,帮助身体适应炎热的气候。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工人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