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困扰,明晰差异很关键
在呼吸疾病的领域中,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狭窄是两种较为常见却又容易混淆的病症。当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准确判断究竟是支气管扩张还是支气管狭窄,对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天,我们就有幸邀请到成都中医哮喘病医院的呼吸科专家李勇医师,为我们深入剖析这两种疾病的区别。李勇医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拥有 30 余年呼吸内科临床诊疗经验,曾就职于北京三甲医院,在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经验,是呼吸疾病领域的专家。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李勇医师的讲解,一同揭开支气管扩张与支气管狭窄的神秘面纱。
一、病因大揭秘
(一)支气管扩张的“幕后黑手”
李勇医师指出,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复杂多样。感染是常见的因素,像肺结核、百日咳、腺病毒肺炎等,这些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会对支气管壁造成严重的破坏。以肺结核为例,结核菌侵蚀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使得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受损,久而久之,支气管就会变形、扩张。曲霉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发的慢性坏死性支气管肺炎,同样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
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囊性纤维化是引发支气管扩张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它会致使支气管黏液分泌异常,过于黏稠的黏液难以排出,进而堵塞支气管,终引发支气管扩张。马方综合征由于结缔组织发育薄弱,也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免疫功能缺陷同样是重要原因之一,当机体出现一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缺陷时,呼吸道抵御病菌的能力大幅下降,反复感染,容易诱发支气管扩张。另外,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也会引发支气管扩张,如 Kartagener 综合征,患者不仅存在支气管扩张,还伴有内脏转位、鼻窦炎等症状,根源就在于纤毛功能异常。
(二)支气管狭窄的“罪魁祸首”
支气管狭窄同样有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病因。先天性支气管狭窄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发育异常所致,在胚胎发育阶段,支气管的形成过程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支气管管径细小、管壁结构异常等,从而引发先天性支气管狭窄。后天因素中,感染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炎症反复刺激支气管壁,引发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致使支气管管腔变窄。吸入有害气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化学烟雾等,这些有害气体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长期积累就可能导致支气管狭窄。肿瘤压迫也较为常见,支气管自身的肿瘤或者周围组织的肿瘤,像肺癌、甲状腺癌、食管癌等,随着肿瘤体积增大,会对支气管产生压迫,使支气管管腔狭窄。此外,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医疗操作,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术后护理不佳,也可能引发支气管狭窄。
二、症状大比拼
(一)支气管扩张:咳嗽、咯血与感染的纠缠
在症状表现上,支气管扩张有着较为典型的特征。李勇医师介绍,慢性咳嗽、咳痰是支气管扩张患者为常见的症状。由于支气管扩张后,管腔内痰液积聚,难以有效排出,就会不断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患者每天咳出的痰液量较多,可达数十毫升甚至上百毫升,痰液多呈黄绿色脓样,如果合并厌氧菌感染,还会散发出恶臭味。而且咳嗽、咳痰的症状在晨起和夜间卧床时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体位变化导致痰液流动,刺激了呼吸道。
咯血也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之一,约 50% - 70% 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量差异较大,少则痰中带血,多则一次咯血量可达数百毫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咯血的原因主要是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的终末支扩张并吻合,形成血管瘤,当血管瘤破裂时,就会引发咯血。
反复肺部感染也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困扰之一。由于支气管扩张导致气道清除功能下降,痰液淤积,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使得患者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每次感染都会加重支气管的炎症和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尤其是在活动后,呼吸困难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严重影响了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机体缺氧。
(二)支气管狭窄:呼吸困难与喘鸣的警示
支气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则与支气管扩张有所不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是支气管狭窄为突出的症状。随着支气管狭窄程度的加重,气道阻力不断增大,患者吸气和呼气都会变得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甚至需要动用辅助呼吸肌来帮助呼吸。在安静状态下,患者可能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而在活动后,呼吸困难会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喘鸣音也是支气管狭窄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当气流通过狭窄的支气管时,会产生湍流,从而发出尖锐的喘鸣音,这种声音在患者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听到,尤其是在呼气时更为明显。咳嗽也是支气管狭窄患者的常见症状,这是因为支气管狭窄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反射。咳嗽的程度和频率因个体差异而异,有的患者咳嗽较轻,有的患者则咳嗽较为剧烈。
和支气管扩张一样,支气管狭窄患者也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这是因为支气管狭窄导致气道引流不畅,痰液潴留,细菌容易在呼吸道内滋生繁殖,引发感染。反复肺部感染不仅会加重支气管狭窄的程度,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三、诊断方法大盘点
(一)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密码”
在诊断支气管扩张时,临床上有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胸部高分辨率 CT(HRCT)堪称诊断支气管扩张的 “金标准”。李勇医师介绍,HRCT 能够清晰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管径以及周围肺组织的情况,它就像一台精密的探测器,哪怕是细微的支气管扩张也难以遁形。在 HRCT 图像上,柱状扩张的支气管呈现出 “轨道征”,就如同火车轨道一般平行排列;而囊状扩张则表现为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好似一串串葡萄。通过 HRCT,医生不仅可以明确支气管扩张的存在,还能准确判断其类型、部位和病变程度 。
胸部 X 线检查也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早期轻症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胸部 X 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者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增多、增粗。随着病情进展,支气管柱状扩张在 X 线片上会出现典型的 “轨道征”,囊状扩张则呈现出卷发样阴影,就像杂乱的头发卷在一起,当合并感染时,阴影内还会出现液平面 。虽然胸部 X 线检查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对于早期或轻度的支气管扩张,其敏感性相对较低,容易出现漏诊。
痰液检查同样不容忽视。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液具有一定的特征,典型的痰液放置数小时后会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黄绿脓性物和坏死组织。通过痰液的性状,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情。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能够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