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一部分是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另一部分是由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前者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及颅脑肿瘤等;
而非疾病性致病因素中,除遗传、营养状况外,还与当下不少儿童存在的运动时间少、睡眠不足、营养摄取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也是导致患者身材矮小的重要致病因素。
专家提醒,孩子长得矮,首先要及早明确原因。4岁到青春前期进行干预治疗。
因为一旦进入人类生长速度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后,因性激素的协同作用,每年可增长5厘米至6厘米,后期性激素使骨骺逐渐闭合,生长速度骤减直至停止生长。
家长若发现孩子长得矮,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体格检查、血样检测、骨龄检测、遗传学分析和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测,了解孩子的生长潜力及影响其身高的原因,并根据病因接受相应的治疗。
孩子身高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事。但令人担心的是,很多人对这一问题及其危害缺乏正确认识。
近日,一项针对5374名学龄儿童身高的调查显示,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2%;1/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超3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迟早能长高;70%以上的家长不知道矮小是一种病,更不知道这是可以治疗的或是矮小儿童应该去哪儿检查,以致患儿就诊时已错过诊疗时机。
儿童矮小症已成为继肥胖、性早熟后又一影响儿童身心的重要问题。
“孩子长得晚”“二十三蹿一蹿”……这些想法不可取!
有些“发育晚”其实已难再长,定期监测生长速度很重要
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儿子今年快18岁了,身高刚过米。我和他爸就觉得我们俩都不算矮,孩子将来怎么会矮得了呢?不是说‘二十三蹿一蹿’嘛?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他从上初中就没怎么长个儿,我们还都一直以为是他发育晚、还不到长个儿的时候。但现在看他上高中了还坐头几排、个头比同龄人都矮,我们怕将来长不高会影响他升学和就业,希望医生能想办法让孩子长得高些,吃药打针都可以。结果医生测骨龄后说来得太晚了,孩子骨骺已完全闭合,再长高的可能性很小了。”一个曾经来就诊的患儿家长在来院问诊时懊悔地说。
专家表示,像上述这种情况门诊很常见,家长常误以为长个儿有先有后,或以为长个儿受遗传影响、父母不矮孩子必然矮不了,而坐等孩子长高,直到没有盼头了,或是求职就业等受到阻碍,才想起到医院要求长高,往往为时已晚。一旦错过孩子长个儿的时期,骨骺闭合,再通过药物治疗或其他方式增高,生长潜能就已经较少了。因此矮小症的早发现、早诊治非常重要。
在儿童身高评价标准中,生长速度与身高同等重要。因为身高70%源于遗传,而生长速度指每年身高增长的厘米数。
人的生长速度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婴儿期(出生至1岁),乃至4岁前。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长约25厘米,第二年和第三年各长约10厘米至12厘米和8厘米左右;4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4厘米至5厘米。
二是进入青春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后,因性激素的协同作用,每年可增长5厘米至6厘米,后期性激素使骨骺逐渐闭合,生长速度骤减直至停止生长。所谓“二十三蹿一蹿”多为家族性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者,多数儿童青春期后期生长速度减慢,不再有“蹿一蹿”的可能。
“矮小症发病率较高,约2%左右,需治疗者约占患病人群的1/3。”主任说到,临床上对2至12岁孩子用得较多的公式是:身高(厘米)=年龄×7+77;4周岁后,若家长发现孩子明显比同班级同性别孩子矮一头,或其身高近两三年都是班级后3名,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
一些家长因为自己身高不高,担心孩子也长不了个儿。对此主任表示,遗传身高也是可以粗略预测的。一般来说,男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误差正负5厘米;女孩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误差正负5厘米。
“矮小患儿开始治疗时的年龄对疗效至关重要,早期治疗可提高患儿身高。”主任提醒说,为早期发现矮小症,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后就定期监测其生长速度,每年记录其身高变化。
若4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4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不足3厘米至5厘米,或青春期每年增长小于5厘米至6厘米,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
或者,孩子身高在正常范围内,但近一两年生长速度低于正常速度,都应提高警惕、尽早就医,通过骨龄测试、血液相关检查等对孩子骨龄和身高发育进行评估,以发现原因,对症提前干预。
据“生长发育异常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矮小患儿不仅有生理上的问题(长不高),而且普遍对其心理也有影响。近六成的矮小患儿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如性格偏内向、情绪较不稳定,存在交往不良、社交退缩等现象。因此需综合考虑发病原因,以及心理上的不良感受对其成长的影响。
“许多矮小症若能早期发现,是完全有机会康复的。”专家说,4岁至青春期前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时机。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临床研究表明,一方面,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患者的体重成正相关,孩子的体重越轻,用药的剂量越小,所花费用也会越少些。
另外,一些矮小的儿童有器质性的病患(如:脑积水、垂体肿瘤等),身材矮小只是其出现的症状,对于这部分的儿童及时发现,及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家长要掌握孩子基本的生长发育规律,每年详细记录他们的身高,如果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长个儿的速度比同龄人都慢,达不到正常生长的速度,或者第二性征发育过早(如: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来月经;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找儿科医生就诊,查明其矮小原因并对症治疗。一般4岁后到骨骺闭合前均可进行生长激素等药物治疗,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可使患儿提高身高。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